《辽宁协作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辽宁协作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姓 名: 考生考号:_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语 文命题人:丹东二中 审校:命题工作专家组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
2、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近日,湖北省博物馆公布了云梦睡虎地秦简主人“喜”的3D复原像。一位秦代的刀笔小吏为何能有如此“待遇”?因为他长眠的墓穴里随葬的千余枚竹简,让身处现代的人们了解了2000多年前的生活。那一枚枚竹简上,虽寥寥数字,却生动、丰满,充满魅力。简牍,为数千年前中华文明
3、的繁荣兴盛、中外文明的交流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佐证,也让人们从另一个独特视角窥见历史的细节。透过已发现的超过30万枚简牍,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历史故事,跨越千年,跃然眼前。简牍承载跨越千年的历史从先秦到魏晋,长达一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华先民的文明创造和积累大多由简牍记录并传承。翻阅简牍,如同打开了古代的“百科全书”社会经济、文教科技、民族交流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一方面,简牍与传世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实证历史;另一方面,简牍的独特优势无与伦比很多内容是传世文献未能尽数展现的。”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说。高三语文(二模)1里耶一号井共出土3.6万余枚秦简牍,字数约20万,主要
4、是秦统一六国的前一年到秦灭亡的前一年间,洞庭郡迁陵县的政府文书档案。从人口、物产、赋税到邮递、司法、医药等,涵盖了当时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这被视为继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作为第一手的出土文献材料,简牍具有重要的补史、证史和纠史作用。张春龙举例说,据一些文献记载,秦始皇完成大一统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洞庭、苍梧二郡,毫无踪影。而里耶秦简的出土,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绵亘万里的古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甘肃目前出土简牍6万余枚,其中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两枚“里程简”,意义尤为重大。“传统史籍中,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很少受到关注、得以载录。我们看到的一些零散而有限的内容,主要是来
5、自对名臣贤士的往昔岁月交代,而且多有程式化的描述。大量简牍的重见天日,为社会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特别对普通民众、基层吏员的日常生活、所思所念,有难得而真切的呈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孙闻博说。在秦代,基层官员在食堂吃饭要“刷卡”,以打叉或画圈标记;一名叫“弘”的汉代小吏在悬泉置工作了近20年,一笔笔清楚地记录下他经手的每一批丝路使团的来往接待竹木无言,文字有意。简牍,勾勒出历史的“大事件”和“小细节”,让泱泱中华文明更加真切、鲜活。简牍蕴藏中华文脉密码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绝,文字记录功不可没,简牍的作用极其重要。郭店楚简涉及老子太一生水等先秦道家文献
6、和五行等早期儒家著述,记载的16篇古籍,有13篇为存世孤本。太一生水等篇章均为首次面世,被誉为“改写中国思想史”的“神州第一书”。山东银雀山汉墓的孙子兵法,甘肃武威仪礼,敦煌、居延仓颉篇急救篇记录在简册上的名篇著作,代代流传。秦律是中华法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古典文献中只留下一些不成体系的片段记载。1975年,秦吏“喜”的墓地被发现,改善了'这一局面。“喜”的墓中没有值钱的陪葬品,而是层层叠压的竹简,以及书写、修改文字使用的毛笔、铜削。1155枚竹简、4万余字,在这些“喜”生前摘抄、记录的“工作笔记”中,有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为吏之道等大量细密详备的律令简牍。智慧浪漫的楚国人热爱音乐,几十年来楚地考古发现大量钟、鼓、罄、琴、瑟等乐器,以及描绘乐舞场景的纹饰图案,但是一直未见乐谱。2021年,考古工作者在荆州王家嘴的楚墓中发现3200余枚战国简牍,其中160枚包含音乐符号。这些暂被命名为乐谱的简牍,使人们有望聆听到2000多年前的妙音。简牍,既映射传世文籍所记载的文明光辉,也填充了传统史籍未能尽数展现的文明缝隙。简牍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简牍得以修复,不断实证中华文明的有序传承和我国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