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A卷+B卷(含答案)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生物试卷A卷+B卷(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生物试卷A卷+B卷(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秘密 启用前 【考试时间: 2025年4月21日17:0018:15】          绵阳市高中2022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 物 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DNA 是脱氧核苷酸的多聚体

2、,通常具有双螺旋结构。下列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体的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                 B.双螺旋结构具有极高的稳定性C.高温破坏空间结构后无法逆转               D.受自由基攻击易发生结构改变2.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而遗传信息的流动要依赖于DNA复制和转录。下列关于DNA 复制与转录过程的区别,不包括A.直接能源物质有区别          

3、            B.发生的时期有区别C.碱基配对原则有区别                       D.利用的模板有区别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弧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神经元              B.非条件反射也有利于动物适应环境C.对语言文字的应答一定是条件反射    

4、;        D.条件反射的消退需要大脑皮层参与4.植物甲抗旱、抗病性强,而植物乙分蘖能力强、结实性好。科研人员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兼有甲、乙优良性状的植物丙,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使用的混合酶液中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过程可用PEG 在无菌水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过程和在培养基中使用的植物激素浓度和比例不同D.可通过分析植物丙的染色体,来鉴定其是否为杂种植株生物学 试题卷 第1页(共8页)5.下图是心肌细胞上 M 型乙酰胆碱受体的活化与效应器 K通道由关闭到开启的示意图。激活M 型乙酰胆碱受体通过三聚体 Gi 蛋白(即(

5、Ga+G+GY)与K通道相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两侧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胞间信息交流和胞内信息传导功能C. Ga亚基结合GTP 后被激活,释放的Gpy亚基开启K通道D.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K外流,使细胞处于兴奋状态6.某植物的花长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作用效果相同且具叠加性。己知显性纯种花长为 30mm,隐性纯种花长为 12mm。现将花长为 18mm的杂合个体进行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1/16            

6、  B.5/16               C.6/16              D.7/167.已经分化的体细胞核移植实验证明了细胞核的全能性,也表明了细胞在分化时并未从DNA 中删除不需要的基因,而是甲基化关闭了它们的表达,且关闭的基因数量与分化程度成正相关。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过程如下图所示。碱基C是甲基化的部位,相邻的C 和 G命名为CpG,中间小写的p代表两个碱基之间夹着的磷酸基团,有大量 CpG 集中出现的区域,被称作 CpG

7、岛。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精子和卵细胞未分化,故其DNA 未被甲基化B.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甲基化的程度也越高C.甲基化影响了 RNA 聚合酶识别并结合启动子D.核移植实验证明,DNA 甲基化可以被擦除8.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变化可影响其兴奋性。膜电位达到阈电位(即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值)后,才能产生兴奋。如右图所示,甲、乙和丙表示不同环境下静息电位或阈电位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动作电位的上升段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导致的B.血钠浓度高于正常值时,动作电位峰值变大C.血钾浓度低于正常水平可能是造成甲的原因D.同一细胞在环境乙中比丙中更容易发生兴奋9.下图甲表示在酶量一定,温度和 pH 均最适的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图乙表示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初始条件是底物充足,酶量一定,温度、pH均最适,产物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酶的空间结构在酶促反应中会发生可逆性改变C.甲乙曲线都是依据一组实验连续测定的结果来绘制的D.乙图曲线段与甲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