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易读错写错用错字词整理汇总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易读错写错用错字词整理汇总》,以下展示关于《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易读错写错用错字词整理汇总》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高考语文易错字词一、易读错成语1.汗流浃背(hn li ji bi):极度惶恐或惭愧。“浃”读ji(湿透),不读ji。2.扺掌而谈(zh zhng r tn):谈话投机,击掌为乐。“扺”读zh(击),不读d。3.怏怏不乐(yng yng b l):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样子。“怏”读yng,不读yng。4.溘然长逝(k rn chng sh):突然去世。“溘”读k(突然),不读h。5.繁文缛节(fn wn r ji):繁琐的仪式或礼节。“缛”读r(繁琐),不读r。6.蚍蜉撼树(p f hn sh):比喻不自量力。“蚍蜉”读p f(小虫),不读b f。7.锲而不舍(qi r b sh):坚持不懈。

2、“锲”读qi(雕刻),不读q。8.宁缺毋滥(nng qu w ln):宁可缺少也不凑数。“毋”读w,不读w。9.呶呶不休(no no b xi):说话唠叨。“呶”读no,不读n。10.前倨后恭(qin j hu gng):态度由傲慢变恭敬。“倨”读j(傲慢),不读j。11.徇私枉法(xn s wng f):为私情而歪曲法律。“徇”读xn(曲从),常误读为xn。12.强人所难(qing rn su nn)勉强别人做难事。“强”读qing,不读qing。13.靡靡之音(m m zh yn):颓废的音乐。“靡”读m(萎靡),不读m。14.纵横捭阖(zng hng bi h):运用手段分化或拉拢。“捭

3、阖”读bi h(开合)。15.稗官野史(bi gun y sh):指民间记载的轶事。“稗”读bi,不读bi。二、易读错“非遗”词汇1.珐琅彩(f lng ci) 易错点:“珐”常被误读为“法(f)”。 文化背景:清代宫廷釉上彩瓷工艺,需在景德镇烧制素胎后运至北京二次绘制,因釉料配方复杂(含硼酸盐和硅酸盐),成品光泽如宝石。 2.扎染(z rn)易错点:“扎”在此读z(捆扎义),而非zh(挣扎)或zh(扎挣)。 文化背景:云南大理白族非遗,用针线“扎结”布料防染,形成自然晕色纹理,与蜡染(蜡防染)并称“染缬双绝”。 延伸词:“绞缬(jio xi)”是扎染古称,“缬”字易错读为“结”。3.植物拓

4、t 染在“拓染”中,“拓”指通过敲击将植物色素转印至布料的过程,与“拓印”同源,读t(四声),而非tu。 历史溯源:唐代已有“捶草印花”技法,中原农妇用木槌敲打新鲜花草染色,成本低廉且图案自然。 4.累 li 丝嵌宝此处“累”意为“堆叠、累积”,指将金银细丝层层编织的工艺,非li(二声)。 常见误读:因“累”多音字特性(如“劳累”读li),易误读为li或li。5.嵌螺钿 din它指的是用贝壳镶嵌装饰,非tin。 常见误读:因“钿”多音字特性,易混淆为tin。6.缂丝 k s易错点: “缂”易误读为“革”(g)。缂丝,又称“刻丝”,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

5、纹织物。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7.歙砚(sh yn)易错:误读为x 说明:安徽歙县产的传统砚台,“歙”作地名时读 sh。三、易读错古代官职名称1.骠骑(pio q)朝代:汉代 职责:高级武官,汉武帝设“骠骑将军”,位同三公。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一职。2.仆射(p y)朝代:秦汉至宋 职责:尚书省长官,唐代有“左仆射”“右仆射”,“射”古音读y。卢纶有诗为和张仆射塞下曲3.洗马(xin m)即太子洗马。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洗”通“先”,非洗刷意)。秦汉时为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故名。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因其才华和品德被晋武帝赏识,被征召为太子洗马。然而,李密因为祖母刘氏年事已高,需要人照料,因此上表陈情,拒绝了皇帝的征召。4.中书舍人(舍读sh 不读sh)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白居易曾担任中书舍人的职位。5.给事中(j sh zhng)朝代:秦汉至清 职责:谏议官员,“给”读j(非gi),如唐代魏徵曾任此职。6.左冯翊(png y)朝代:汉代 职责:三辅之一(京畿行政长官),“冯”读png(非fng)。四、易读错用错字词1.倒春寒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