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莆田市2025届高三四检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莆田市2025届高三四检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莆田市2025届高三四检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莆田市 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语 文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阅读(72分)(一)阅读(本题共 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火宅喻”场景,以朱

2、砂与矿物颜料绘出烈焰与稚童。那跳跃的烈焰,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而那些稚童的形象,或惊恐、或懵懂,每一个表情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画师通过这样的创作,将佛陀深奥的寓言转化为直观感知的视觉画面。在那个时代,对于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的民众来说,这些生动的画面就像是一座桥梁,让他们能够轻松地理解经文蕴含的深意。宋元时期,话本小说在市井之间广泛流传。元代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刻的全相平话五种,采用“上图下文”的版式,为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画工用简练线条勾勒出的“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经典场景。这些线条虽然简洁,却极具表现力,张飞的勇猛、刘备的谦逊、关羽的忠义、诸葛亮的容智,都

3、在寥寥数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读者而言,这些插画使原本只存在于纸面与口头的文学作品有了具象化的视觉载体,让他们在阅读和聆听故事的同时,能够通过图像更直观地感受故事中的世界。这种图文搭配的形式,不仅丰富了阅读的乐趣,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刻书业迎来繁荣时期。文人画家与刻书业的结合,催生出独特的插画美学。陈洪绶(老莲)为西厢记创作的版画插图,堪称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他以细腻的线条刻画张生与崔莺莺的初见,人物情态含蓄深邃,衣纹流转如诗。这种“以画诠文”的创作方式,在视觉维度上为原作拓展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能够借助画面展开更加丰富的联

4、想,感受到西厢记故事中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此时的大洋彼岸,手抄本中的彩绘插画同样展现出图文共生的深刻智慧。英国诗人、画家威廉布莱克为神曲创作的系列水彩插画作品,将图文共生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他用漩涡状的构图和超现实的意象,将但丁的地狱元素转化为精神炼狱的视觉隐喻。在他的画作中,地狱中的火焰仿佛在燃烧着读者的灵魂,让人深刻地感受到罪 【高中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语文 第 1 页(共 8 页)】患的惩罚和救赎的艰难。这些作品充分证明,在机械复制时代之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学与美术都保持着血脉相连的共生关系。它们相互滋养、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宝库。(摘编自危怡 梁琳琳文学插画:

5、在图文相生中开辟艺术新境)材料二:大观园是红楼梦中贾府为元春省亲而修建的别墅,这一“天仙宝境”兼具南北园林之精华,具有洁净明艳、纤尘不染的闺闾气质,彰显着文学园林的浪漫性。曹雪芹谙热园林样式,他在构想大观园时巧妙地融合了明清园林的造景意趣,在虚实、曲隐、藏露、呼应与人格化等方面实现了天人合一、诗画一体的境界,拓展了传统园林以赏游为主的功能范畴。国画大家潘天寿曾言:“吾国绘画,以笔线为间架,故以线为骨。”传统中国画的白描技法以线造型,通过线条的轻重缓急、疏密聚散、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塑造空间物象,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在众多版本的红楼梦中,增评补图石头记影响较大。其中,增评补图石头记万有文库版中的大观

6、园总图采用白描技法绘制,图中景物细密、元素齐备。在空间布局上,画家采用了并置手法,将大观园以建筑分割成若干子画面,每个子画面配置主题人物,以“画中画”的形式呈现出大观园的整体架构及主要景观。从建筑组合到院落围墙,从石景溪水到林木花草,透过细腻的笔触,观者可以感受到丰富的园林意蕴。画家对每一处庭院结构的刻画均力求精准,透露出深厚的绘画功底与园林造诣。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中的大观园总图同样以富有张力的笔触勾画出一幅生动的大观园图卷。从构图及选景来看,画面前景以沁芳桥为中心、以游廊衔接引导,串联起整个画面,使得重点更加突出。前景以海棠诗社为主题,描绘了众人谈笑游玩、听琴观鱼、吟诗作画等场面,呈现出青春乐园气象。画面空间虚实相生,气韵贯通,建筑群错落有致。画家在月洞门、房间、穿廊及院落的空白处点缀人物,同时凸显建筑的独特风格,直观点出大观园主要建筑方位,强化了绘画的叙事功能。从艺术塑造来看,该作品的刻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藏露适宜、和谐圆融,具有传统审美特征,展现了画家高超的白描造型能力,有着较高的园林研究价值。清代画家改琦的红楼梦图咏则更加注重作品的绘画性与意境美。“潇湘清韵”与“竹林风骨”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