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边、错逃均不得分)I 1 I 2 I 3 I 4 Is I 6 I IA IA I c I c I B I D I 1.A【解析】材料讲述陶寺遗址中幡龙纹的形成过程,它是受长江的中下游区域的良靖、肖家屋脊等影响而最终形成,故边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交相辉映,B项中重点为“中心”表达不准确,应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区域,故不逃。C I员错在早期国家时期,陶寺遗址存于新石器晚期,具备国家初始

2、形态,并不是早期国家,故不逃。陶寺遗址出土的蟠龙纹最初受良诸文化黑陶刻画蟠蛇纹的启发不能说明制陶工艺的早晚问题,故不选。2.A【解析】材料意为z“天、地、人三才开始形成定位,然后世界万物纷呈。其中得天地之气而具灵性者,以人为最高。减轻刑罚提高法律的威严,强化礼教使人有崇敬在上之心。”故把人(民)放在首位,体现民本思想,结合“轻刑明戚,大礼崇敬”,能体现礼法结合的特点,体例完备材料中无法体现,故不选:约律合编始于问刑条例,与材料无关,故不选。故选A。3.C【解析】材料反映了1907 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时期颁布章程推进女子教育,该举措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从指导思想“启发知识、保存礼教”与课程设置上

3、看仍保留了修身这类强调传统女德教育的科目,具有保守性。同时课程中历史、地理、算术等科目的存在,具有一定先进性,体现了社会转型中的进步与保守,故选C。A项错在此时政体未变更,B项应该是奏定学堂章程的意义,与材料无关。D项中政府颁布章程让女子走出家庭接受教育,并没有说明社会上下一致支持,所以共识的结论得不出,故不选D。4.C【解析】从材料中的“瑞金到陕北”“红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长征途中发表的“八一宣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里程碑”是遵义会议,综上可知该壮举为长征,是战略大转移,故选C。5.B【解析】材料中“托勒密一世”“融合希腊与埃及”“亚历山大城”可得知考察希腊

4、化世界的托勒密王国,只需定位到亚历山大城即可,故边B。6.D【解析】欧盟自 1993 年正式成立,故材料为两极格局结束以后;学者指出当时国际格局: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经济上面临多个中心,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美国对国际体系控制力下降,日本、欧盟、中国等崛起说明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而非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故选D,不选A。B项与CJ页材料未涉及,故不边。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边、错选均不得分)7 8 9 10 I 11 I 12 I 13 I 14 I 15 I 16 I 17 I 18 D I

5、c I D I c I c I B I B I B I c I A I A I D7.D【解析】材料展现了西周初年鲁国与齐国在推行礼制时间上的差异,齐国推行快是由于遵照原有习俗而简化,而鲁国则徐徐图之,这种差异在于分封制下地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故逃D项。2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第l页共4页A项内外服制度属于商朝,与材料不符。B项指的是分封制下诸侯拥有的继承权,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统治阶级的矛盾与冲突,故C项不选。8.C【解析】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由陆路来华,留居17年,后经海路返回,材料中孟高维诺是1294年到中国,迟于马可波罗,选

6、项A马可波罗受其影响是错误的,故不选A。材料涉及基督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现象材料没有体现,故不选 B。第三次蒙古西征也是最后一次发生于13世纪中叶,1294年的孟高维诺抵达北京与蒙古西征没有直接关联,并且开辟二字表达不正确,故不选D。孟高维诺作为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建立教堂以及激励更多的教徒不远万里来到东方,故选C。9.D【解析】“电灯的使用属于电气照明而非电气动力”并且材料未涉及电动与蒸汽动力的差异,故A项不选。从“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华商纱厂都己实行通宵工作制”推理出工厂制,未涉及产业工人的健康问题,故B项不选。C项错在工厂的照明灯不属于城市基础设施,故C项表达错误。从技术人员的观察得知灯光的照明好坏情况影响产品的质量与产生的效率,故D项正确。10.C【解析】图片中的“民国二十八年”对应1939年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结合材料中“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的出版宗旨,“复兴”的取名与“教科书”的用途,可知答案边C。A项中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军阀混战,不属于该时间。D项皖南事变发生在1941年,故不选。11.C【解析】A项材料中无法得出城市的就业率问题,故不逃。B项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