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卷命题:瑞安中学 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图

2、是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群中随葬陶器分布的示意图,其中既有壶、鬻、豆等日常生活陶器,也有杯、高柄杯之类的酒器,还有兼具炊饮与礼祭双重功能的鼎、盉。据此推测正确的是A.礼乐等级制度已基本成型B.鬻和盉很可能是“蛋壳陶”C.剩余产品与私有制已出现D.彩绘陶器占据着主体地位2.“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往往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特点。下列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西汉设立河西四郡B.辽朝设置南北面官C.元朝设立云南行省D.清朝建立盟旗制度3.在1938年夏秋之间奔赴延安的有志之士可以说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每天都有百八十人

3、到达延安。至1943年12月底,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数已达4万余人。此现象缘于A.金圆券政策的恶劣影响B.中共坚持抗战政策的感召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扩大D.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达成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卷 第 1 页 共 6 页4.下图为约公元前 15 世纪古埃及一位祭司墓室的壁画,画中描绘了埃及南部的农民犁地并播种的情形。以下关于这幅壁画的说法正确的是微信公众号浙教视野A.农民耕种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B.壁画中的农民使用铁制农具犁地播种C.农民在肥沃的土地实行谷物和蔬菜轮作D.农民种植的主要作物很有可能为水稻5.2024年澳门本地生产总

4、值由1999年的519亿澳门元增长至 4033亿澳门元,增长超过7倍。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37万亿港元增长至3万亿港元,增长约3倍。这说明A. “一国两制”方针强大的生命力B.港澳与内地交流合作逐渐深化C.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进重要一步D.港珠澳大桥有效推动经济发展6.2011 年叙利亚内战发生,截止2025年7月已经导致 1000 多万平民沦为难民,创当今难民总数新高,其中仅土耳其境内登记在册的叙利亚难民就达到350万之众,造成了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关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战归属非传统安全威胁范畴B.难民在土耳其享有基本的国民权利C.难民由联合国安理会协调处

5、理D.叙利亚难民问题的解决仍任重道远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7.岳麓书院藏秦简中记载“十三年六月辛丑以来,明告黔首:相贷资缗者,必券书(订立契约)吏,其不券书而讼,乃勿听。此前令不券书讼者,为治其缗,毋治其息。”竹简记载的内容反映出秦代A.契约订立即受法律保护B.开始出现汇兑经营业务C.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D.制定法律规范商业行为8.中国古代的官修史书和民间诗词谚语中,有不少针对当时社会重要经济现象的经典描述。下列描述的经济现象出现于明代的是A.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B. “

6、苏湖熟,天下足”C. “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D.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9.下图是1901 年美国顽童杂志刊载的漫画中国迷宫,描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手持一盏名为“谨慎”的油灯开路,小心翼翼地躲过地上写着“开战的理由”的陷阱。据漫画可知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卷 第 2 页 共 6 页A.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广泛开展B.列强的侵华策略发生调整C.美国完全占据侵华主导优势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0.观察下图,下列对该历史地图反映的史实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日本制造血腥惨案阻挠国民政府北伐B.此次会战期间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C.此战后南线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D.为人民军队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11.学者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的此次试验,在世界社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