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025.8)历史试题
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025.8)历史试题于2025-08-26发布,目前已经汇总了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025.8)历史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年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历史
2、2024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历史
3、2024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答案历史
4、2024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
5、2024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历史
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025.8)地理试题
3.如图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何尊。该文物可作为研究西周历史的( )
A.口述史料 B.文献史料 C.实物史料 D.现代音像史料
4.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涌现出众多文化中心 B.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加强
C.战乱有利于文化发展 D.中原地区文学与艺术繁荣
5.《史记》记载,“秦每破诸侯,写放(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考古工作者在秦咸阳城北部发现两处建筑基址,结合在此出土的楚国和燕国形制的瓦当,推测此处曾有仿照两国形制建造的宫殿。这体现( )
①秦国统一进程促进了文化交流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便利了交通
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025.8)生物试题
5、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025.8) 试题
【解答】(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振动产生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用大力时振幅大,响度就大,因此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响度将不同。(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小,3号管子的音调最低。(3)探究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接不同、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4)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关系,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 20.5 cm和 2 cm的金属管,根据控制变量法,应保持金属管的直径相同,长度不同,故需将这根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频率与上面编号为2的金属管的频率比较。
【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由声音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3)探究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用控制变量法.
(4)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直径相同,长度不同.
24.(1)超
(2)解: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s=vt/2=1500m/s 0.6s/2=450m
6、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025.8)数学试题
3、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025.8)化学试题
5、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025.8)地理试题
13.答案 (1)D(2分) (2)F(2分) (3)3(2分) 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025.8)化学答案 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025.8)英语试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解析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两细绳OB、OC的夹角应适当大一点,但没必要一定成90°,A错误;每次实验必须将结点O拉至同一位置,并记录OB、OC细绳拉力大小及方向,B错误;OB、OC细绳拉力大小可以不相等,故橡皮条的反向延长线不一定是两条细绳夹角的角平分线,C错误;同时改变两条细绳的拉力,可以保持结点O的位置不变,D正确。
(2)图乙中F为用一个测力计拉橡皮条的力,故F沿橡皮条的拉伸方向即沿AO方向;F'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是以F1、F2为邻边作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3)当F1⊥F2时,F1最小,如图
F1min=F sin θ=3 N
14.答案 (1)m(2分) 3m(2分) (2)不必(2分) 不会(2分)
解析 (1)若一根绳上挂的钩码质量为m,另一根绳上挂的钩码质量为2m,则两绳子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mg、2mg,两绳不共线,两绳子拉力的合力F的范围是2mg-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