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巴蜀中学高2026届8月适应性月考(一)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巴蜀中学高2026届8月适应性月考(一)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巴蜀中学高2026届8月适应性月考(一)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巴蜀中学高 2026 届 8月适应性月考(一)生生 物物 学学 试试 卷卷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2、题目要求的。1.我国科研团队在空间站发现全新微生物物种“天宫尼尔菌”(一种产芽孢的杆状细菌),为探索生命在宇宙中的适应性与演化潜力提供了宝贵样本。下列关于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紫外线照射 30 分钟可有效杀灭天宫尼尔菌 B.天宫尼尔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以环状形式存在于拟核区 C.天宫尼尔菌可能来源于空间站极端环境诱导某些细菌发生的定向变异 D.该菌若能合成抵御太空辐射的相关蛋白质,其加工过程不需生物膜系统参与 2.植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所需的元素种类有所差异,合理施肥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如图 1 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元素浓度变化与某种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判断,

3、甲为该植物的微量元素 B.合理施肥时,乙的最佳施用浓度为 C 左右 C.施用超过 D浓度的乙导致植物生长速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失水 D.持续保持甲乙供应量相等可能会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单盐毒害是指植物培养在单一盐分的溶液中,不久将会呈现生长迟缓甚至死亡的现象。下表是利用 0.1mol/L NaCl 溶液、0.1mol/L CaCl溶液、0.1mol/L KCl 溶液进行实验时,某植物根的生长情况:组别 1 组 2 组 3 组 4 组 溶液 NaCl +根的总长度(mm)59 70 254 324 注:3、4组为不同溶液的等体积混合,各组对植物的其他处理条件均相同。下列说法或推测不正确的是

4、A.单盐毒害现象可能与外界盐溶液浓度太低有关 巴蜀中学月考(一)第 1 页,共 10 页 B.1、2组对照说明单盐毒害的程度可能与无机盐离子的类型有关 C.将植物培养在与 0.1mol/LNaCl 溶液渗透压相等的海水中,不会发生单盐毒害 D.单盐毒害现象说明无法利用清水与单独加入某种无机盐的溶液对照来验证该种无机盐的功能 4.人运动时,体内脂肪与糖类的供能比例如图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等质量下,脂肪比糖类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氧 B.高强度运动下,细胞中的各种糖原可直接供能 C.中强度运动时,人体消耗的脂肪与糖类的量不相等 D.低强度运动比高强度运动更有助于人体进行减脂 5.图 3为

5、高等动物胰腺中某种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其中 a代表核糖体,其上正在合成肽链。bg 表示细胞结构,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进入 b的蛋白质与 DNA结合形成复合体,则该蛋白质不可能被乙酰化 B.过程形成的产物分泌时需经过细胞器 c C.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D.水解酶被包裹在囊泡中,与高尔基体脱离后,经过程形成溶酶体 6.科学发现的过程蕴含严谨的逻辑与方法。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希尔发现在含水和 CO的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光照下可释放 O B.阿尔农发现光照下 ATP 合成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

6、 C.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D.恩格尔曼用水绵和乳酸菌进行实验,证明叶绿体释放氧气 7.科学家用离心技术分离得到有核糖体结合的微粒体,即膜结合核糖体。其核糖体上最初合成的多肽链含有信号肽(SP)以及信号识别颗粒(SRP)。研究发现,SRP 与 SP 结合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的前提,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不含 SP,此时的蛋白质一般无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膜结合核糖体可以存在于核膜、内质网膜上 B.包裹蛋白质离开内质网的囊泡的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C.SP 合成缺陷的浆细胞中,无法进行抗体的加工和分泌 D.内质网腔中含有能够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酶 J 巴蜀中学月考(一)第2 页,共10 页L r 8.寨卡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可导致婴儿患“小头症”,其模式图如图 4。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使用富含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寨卡病毒 B.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可得到尿嘧啶、腺嘌呤 C.可用苏丹染液检测该病毒的囊膜 D.病毒的蛋白质一定在细胞内合成 9.科学家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质子梯度能够驱动 ATP 合成的假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