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东北育才高中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东北育才高中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东北育才高中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东北育才高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科试卷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阅读(72分)(一)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话语权决定主动权,谁的话语吸引力强、影响力大,谁就能占据主导、赢得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现在,我们“挨打”“挨饿”的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但“挨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只有掌握话语的主导权,才能掌握中国道路的定义权、中国精神的阐释权、中国形象的塑造权。更深层次地看,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思想

2、理论、价值观念之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就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形成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使当代中国理论、中国价值走向世界。(摘自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材料二: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其基本思路在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破除“传统一现代”的抽象二元论。这种二元论,将传统理解为落后的、愚昧的、僵化的,将现代理解为进步的、文明的、发展的,认为传统必然阻碍现

3、代化,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否定传统。二元论还常以“传统一现代”两分法阐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两者的差别被建构为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野蛮与文明之间的对立。破除“传统一现代”的抽象二元论,其直接意义在于科学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其一,中华文明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解决人类社会难题和现代性危机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其关键在于破立并举,双管齐下。为什么我们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理论、

4、话语表现为对西方学术、理论、话语的“学徒状态”,即陷入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中,用西方话语解读中国道路,用西方理论裁剪中国现实。而在西方话语和西方叙事框架下,是不可能真正揭示“中国道理”的。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一项紧迫的思想任务就是摆脱西方理论、西方话语、西方叙事,提出真正的“自我主张”。当前,在国际舞台上,中西之间文化软实力较量、国际话语权争夺,在很多情况下是围绕现代化叙事展开的。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主要任务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展开多元现代化语文科试卷第1页 共8页叙事。一方面,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讲清楚中国

5、式现代化是在中国的土壤中以独特方式展开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在“世界现代性谱系”中增添了不可或缺的新范式、新类型。(摘编自唐爱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材料三: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上,“中国古代文体学”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原创学术理论示例”。文体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最为悠久的学术之一,秦汉以降,文体学一直就是传统的“显学”,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都以“辨体”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中国古代的文体,并非像西方那种以应用和抒情为主的“纯文学”文体,而是在中国传统的礼乐、政治制度以及日常生活功用基础

6、上形成的。如诏、令、章、表等行政公文,以及诗、赋、颂、赞等直接产生于礼乐制度的文体,历来受到推重。但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传统文体学日渐式微,被西方文体观念主导的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所限定的文学认知图式取代。西方文体观念用于研究和指导现代文学创作,是比较合适的,但以此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学,不但终隔一层,而且容易遮蔽甚至歪曲历史真实。所以,研究中国文学一定要回到中国本土文体语境,恢复被遮蔽的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光辉。其实,中国文体学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还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比如说,中国文体学的核心精神,便是追求“得体”,古人作文讲“得体”,做人、做事也都讲“得体”,可以说它的核心精神已超出了文章的范围,融进了中国人的普遍观念与日常生活。这种精神,具有超强生命力,不但适合古代中国,也适合现代中国;不但适合中国人,也可能具有某种文化普适性。因此,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体学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尤其新世纪以来,是发展最快的学术领域之一,并逐渐建设成一门既有本土特色,又有现代意义的学科。古老的文体学已重新焕发“青春”,老树重开新花。(摘编自吴承学“吾犹昔人,非昔人也”漫谈中国文体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