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太原市2024-2025学年上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太原市2024-2025学年上期高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pdf》,以下展示关于《太原市2024-2025学年上期高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学业诊断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学业诊断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D C A A C A B C D D C B B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17.(14 分)(1)特点:历史悠久;范围逐渐扩大;以北方旱地和南方

2、水田两大体系为主;生产水平高;劳动力投入巨大。(4 分,1 点 2 分,任答 2 点即可)影响:推动了土地私有制和小农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达;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使得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并走向世界;明清时期迟滞了中国农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4 分,1 点 2 分,任答 2点即可)(2)状况:中国农业现代化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速度加快;中国农业增加值下降,非农经济已有一定发展;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仍较为明显;中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逐步增强。(4 分,1 点 2 分,任答 2 点即可)认识: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民族

3、复兴的重要内容,需高度重视;国家要大力推动科技兴农。(2分,任答 1 点言之成理即可)18.(12 分)(1)西方:空间较大;主要服务民众;以广场为主要形式;文化功能为主;体现民主和自由,具有开放性。中国:空间较小;主要服务官僚贵族:以街市为主要形式;政治功能为主;体现等级和礼制,具有封闭性。(8 分,1 点 2 分,中西方任意各 2 点即可,但必须属于同一对比角度有可比性)(2)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化进程加快(或城市化进程加快);国民思想逐渐进步(或城市发展的问题意识增强、关注城市科学健康发展);社会走向文明开化(或注重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4 分,1 点 2 分,任答 2

4、 点即可)19.(14 分)(1)措施:隔离病人;制定法律条文(以法保障);动员民间力量;接种疫苗等。(4 分,1点 2 分,任答 2 点即可)影响:减轻了民众的疾患痛苦,保护了民众健康;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维护统治秩序;传播到欧亚地区,推动了西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4 分,1 点 2 分,任答 2 点即可)(2)变化:由全盘否定到重新认可。(2 分)原因:民族危机加深;一战揭露了西方列强的扩张本质;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中医学自身的价值及其发展;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觉醒(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或知识精英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更加理性)。(4 分,1 点 2 分,任答 2 点即可

5、)20.(12 分)评分标准:(1)概括材料观点。(02 分)能准确概括材料;(2 分)不能概括材料。(0 分)(2)论证(08 分)史实 4 分:写出两个以上史实,运用准确充分;(4 分)只写出一个史实,运用准确充分;(2 分)没有史实或史实运用错误。(0 分)论证 4 分:紧密围绕相关史实展开分析,论证充分,逻辑严谨,表述清晰;(4 分)能够围绕相关史实展开分析,论证较充分,逻辑较严谨,表述较清晰;(2 分)与相关史实联系不紧密或没有联系,论证不充分,逻辑混乱,表述不清晰。(0 分)(3)结论(02 分)有结论,能够对论证内容进行一定的升华评价;(2 分)没有结论或结论错误。(0 分)示例

6、:观点:近代中国从“在传统内变”转向“在传统外变”。我认为该观点是正确的。19 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市场和原料,遂而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相继进行抗争和探索。19 世纪 60 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掀起洋务运动,以江南制造总局等为代表的举措,虽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一内核未曾改变,因而并没有脱离旧式统治的藩篱,即“在传统内变”。甲午战后,戊戌维新运动向西方的学习从器物深入到制度层面,开启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历程,中国由“在传统内变”过渡到“在传统外变”。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直至中国共产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新中国,“在传统外变”取得了最终胜利。综上,近代中国由“在传统内变”到“在传统外变”,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条中国式的独特的近代化道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