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2025届高考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点(共42条)
《高中政治2025届高考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点(共42条)》,以下展示关于《高中政治2025届高考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点(共42条)》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点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力状况直接决定分配方式。 () 【提醒】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决定分配方式的根本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直接决定分配方式。2.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提醒】 土地由公有变为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3.阶级分化最早出现于春秋初期的齐国。 ()【提醒】 随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社会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即出现了阶级分化。 4.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奴 隶主阶级
2、之间的矛盾。 ()【提醒】 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5.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提醒】 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6.生产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提醒】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但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