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北京顺义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北京顺义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pdf》,以下展示关于《北京顺义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第 1 页/共 24页 2025 北京顺义高一(上)期末 语 文 一、本大题共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小题,共 28 分。分。1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万类霜天竞自由 B指点江山,击扬文字 C怅寥廓,问沧茫大地,谁主沉浮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扼飞舟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往往借助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B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诗经的内容。C“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篇幅可短可长,句式、格律等方面没有严格要求,平

2、仄不拘,声韵也比较自由。D婉约派为宋词流派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柔婉之美。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期末考试后,众多莘莘学子们将开启期盼已久、令人振奋的寒假生活。B顺义图书馆促进了顺义人民的文化生活,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典范。C同学们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D通过“绿色生活”主题实践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意义。4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 B久在樊笼里 C大弦嘈嘈如急雨 D卷起千堆雪 5依据念奴娇词牌特点,下列选项中,填入横线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念奴

3、娇井冈山 毛泽东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_。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_。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A车子飞如跃 九死一生如昨 B旧游飞燕能说 九死一生如昨 第 2 页/共 24页 C车子飞如跃 帘底纤纤月 D旧游飞燕能说 帘底纤纤月 6下面是一位同学针对“家乡文化调查”这一主题,对邻家老人进行的访谈。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A奶奶,请问您小时候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B奶奶,您的生活水平这些年有什么变化吗?C奶奶,我听您的口音较重,在日常生活中会影响到与人

4、沟通吗?D奶奶,现在时代发生巨变,科技迅猛发展,阁下有没有不适应啊?7(10分)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李白蔑视权贵的句子是:“,?”(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孰能无惑”是一致的。(3)苏轼赤壁赋中,“桂棹兮兰桨,”两句借用歌词描绘了船桨划破清波,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景象。(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的雄心,也只怕会是“”的结局。(5)诗人常以草木寄情。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以秋叶寄托送别友人的伤怀;李清照声声慢中“,憔悴损,”,以落花传递内心

5、的重重感伤。二、本大题共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小题,共 29 分。分。8(18分)阅读劝学,完成各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6、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 中:合乎 B.金就砺则利 砺:打磨 C.而绝江河 绝:横渡 D.善假于物也 假:借助(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第 3 页/共 24页 A.而青于蓝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B.其曲中规 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C.顺风而呼 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D.假舆马者 崖限当道者(姚鼐登泰山记)(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跂而望矣 A.见识明达而且行为没有什么过错了 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 B.知道、明白,因此就不会犯错误了 我经常登高远望 C.知道、明白,因此就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 D.见识明达而且行为没有什么过错了 我经常登高远望(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锲 而 舍 之 朽 木 不 折 锲 而 不 舍 金 石 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