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北京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北京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以下展示关于《北京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第 1 页/共 11页 2025 北京朝阳高三(上)期末 物 理(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9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 100 分)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14 题,每题题,每题 3 分,共分,共 42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项。1.关于电场与磁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 B.沿磁感线方向磁感应强度越来越小 C.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都是矢量 D.电场线和磁感线是可以形象描述场强弱和方向的客观存在的曲线 2.如图所示,实线是正点电荷的电场线,虚线是等势面。a、b、c是电场中的三

2、个点,这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 Ea、Eb、Ec,电势分别为 a、b、c,一个试探电荷在这三点受到的静电力大小分别为 Fa、Fb、Fc。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Ea b C.b c D.Fb”或“”)。16.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和思考。第 7 页/共 11页 (1)利用多用电表测量未知电阻,用欧姆挡“100”测量时发现指针示数如图 1所示,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步骤为_(选填字母代号并按操作顺序排列)。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10”的位置 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1k”的位置 C.将两表笔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完成测量 D

3、.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2)利用多用电表判断电路故障。如图 2的电路,在三根导线、两个电阻及电源中仅有一根导线断路,电动势约为 6V。为了查出断路导线,某同学把多用电表选择开关调至直流 10V挡,红表笔接在 A点的电源正极接线柱上,将黑表笔分别接在 B、E点的接线柱上,电压表示数分别为 0、6V,则可判断出导线_(选填“AB”、“CD”或“EF”)断路。(3)利用多用电表欧姆挡判断发光二极管的极性(电流从二极管正极流向负极时电阻很小,反之很大)。如图 3 所示,当黑表笔与接线端 M接触、红表笔与接线端 N接触时,多用电表指针偏转角度较小;对调红、黑表笔后指针偏转角度较

4、大。由此判断 M端为二极管的_(选填“正极”或“负极”)。(4)利用量程为 05mA 的毫安表及相关元件制作了一个简易欧姆表,电路如图 4所示。测量时,将待测电阻接在电路的端口 a、b之间。为了标定该欧姆表的刻度,该同学将 a、b 两端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毫安表满偏;再将阻值为 400的电阻接在两表笔之间,此时毫安表示数如图 5 所示为 3mA,将此处标注为 400。则毫安表示数为 1mA 位置应标注的值为_。17.某质谱仪原理如图所示,A为粒子加速器,加速电压为 U1;B为速度选择器,磁场与电场正交,磁感应强度为 B1,两板间距离为 d;C为偏转分离器,磁感应强度为 B2。现有一质量为

5、 m,电荷是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初速度为 0,经 A加速后,该粒子进入 B恰好做匀速运动,粒子从 M点进入 C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打在底片上的 N点。求:第 8 页/共 11页 (1)粒子进入速度选择器的速度大小 v;(2)速度选择器两板间的电压 U2;(3)MN的距离 L。18.如图 1所示,足够长光滑平行导轨水平放置,相距为 L,左端连有一定值电阻 R。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线框平面。长度为 L,电阻为0R的导体棒ab沿光滑水平导轨向右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 v,导体棒ab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轨电阻。(1)求 c、d 两端的电压 U;(2)求棒所受的安培力大小AF

6、;(3)若零时刻开始,沿速度方向向右再施加一个恒力,在图 2中定性画出导体棒的速度 v 随时间 t的变化图线。19.如图 1所示,将两根铝条平行放置在光滑的倾斜绝缘轨道两边,轨道倾角为。磁铁沿轨道中线向下运动。磁铁的磁极在靠近铝条的两个侧面上,即磁极连线平行于棱边MN(或M N)。由于电磁感应,磁铁受到阻力并最终匀速运动。在此条件下,磁铁受到的阻力满足经验关系:pnFkd v,式中 d 为磁铁到铝条的距离,v为磁铁相对铝条的速度,k为与 d,v无关的常数,p、n 为幂指数。图 2 为装置的正视图。(1)若装置所在处地磁场沿水平方向,为使磁铁能平稳下滑,不会因地磁场造成转动,说明棱边MN的朝向;(2)使用现有器材,可对阻力 F的经验关系pnFkd v进行以下实验探究:a.释放磁铁使之沿轨道中线下滑,磁铁很快达到终极速度并开始匀速运动。保持距离 d不变,改变轨道倾 第 9 页/共 11页 角,记录轨道倾角和相应的终极速度 v,以lnsin为纵坐标、lnv为横坐标得到如图 3 所示的图像。推导并计算指数 n的数值大小(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若指数 n已知,为确定指数 p的数值,请写出测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