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浙江建德某家庭农场推行从单一化种植水稻向“水稻玉米(水果玉米和糯玉米)”的水旱轮作种植模式转变。完成第 1 题。1该农场“水稻玉米”轮作的影响是A增加

2、农业生产成本 B降低农田生产能力C提高农场经济效益 D降低了粮食商品率下图为 20102020 年我国城镇化率与城镇建成区面积变化图,期间我国总人口增长了 5.38%。完成 2、3 题。220102020 年农村人口数量减少 农村人口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密度下降 城镇人口密度增加A BC D3城镇建成区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人居环境改善需求C交通运输条件改善D第二、三产业发展第 2、3 题图鼓丘主要指在冰川运动中遇到地形阻挡,冰碛物发生堆积而形成的冰碛地貌,下图为某地鼓丘图。完成 4、5 题。4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鼓 丘 5通过对鼓丘

3、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A古冰川的发育程度B古冰川的形成时间C古冰川的运动方向第 4、5 题图 D古冰川时期的气候高二地理第 1 页(共 8 页)我国祁连山东南端受地形对水汽抬升作用的影响,不同海拔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下图为祁连山东南端山地北坡土壤垂直带谱(左图)及其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右图)。完成 6、7 题。第 6、7 题图6与灌丛草甸土相比,祁连山东南端山地北坡森林灰褐土有机质含量特点及主要原因A低 森林群落带内降水较多、淋溶作用较强B低 森林生态系统对有机质的消耗能力较弱C高 森林带动植物残体转化的土壤有机质多D高 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利于有机质积累7祁连山东南端北坡 25

4、003300m 的主要植被类型为A山地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山地苔原 D常绿硬叶林河套平原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1999 年该地开始实施退耕还草工程,目前已成为我国奶源基地之一。图 1 为黄河流域局部略图,图 2 为图 1 中沿 PQ 一线的剖面图。完成 8、9 题。第 8、9 题图 2第 8、9 题图 18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断裂下陷、风力沉积 B地壳隆起抬升、风力沉积C地壳断裂下陷、流水沉积 D地壳隆起抬升、流水沉积9河套平原转变成为我国奶源基地的主要原因有当地市场需求扩大 冷藏保鲜技术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机械化水平的提高A B C D高二地理第 2 页(共 8 页)重庆

5、轨道交通 3 号线是我国最长、最繁忙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线,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这种交通方式类似“空中小火车”,具有适应性强、噪声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的特点。完成 10、11 题。第 10、11 题图10重庆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建设采用跨座单轨交通,主要是因为A跨座单轨交通造价低 B跨座单轨交通噪音低C重庆市区地形起伏大 D重庆市客运需求量大11轨道交通 3 号线建设带来的影响是A扩大服务范围,提升城市等级 B提高物流效率,节约运输成本C方便市民出行,加强省际联系 D完善交通网络,节约通勤时间下图为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古近纪与新近纪中国干旱带分布示意图,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亚洲的气候。研究表

6、明,目前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出 46,成为“高原热岛”。完成 12、13 题。乙甲第 12、13 题图12从大气受热过程看,青藏高原成为“高原热岛”的直接原因是大气吸收A太阳辐射多 B地面辐射多 C地面反射多 D大气辐射多13图中古近纪的甲地与新近纪的乙地干旱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海陆位置 地形 B副热带高压 海陆位置C季风环流 海陆位置 D地形 副热带高压高二地理第 3 页(共 8 页)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流湖,下图为伏尔加河流域示意图。完成 14、15 题。14伏尔加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A雨水B地下水C冰川融水D积雪融水15伏尔加河A干流流量下游大于上游B干流在初春有凌汛现象C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第 14、15 题图D降水水汽主要源自大西洋德雷克海峡近几十年来,海冰数量呈现“多少多少”的周期性变化。据监测,德雷克海峡海冰能够阻滞海水流动,进而影响洋流强度。完成 16、17 题。16当德雷克海峡海冰较常年增加,甲地气候趋于A冷干甲B暖湿C冷湿D暖干17德雷克海峡海冰面积显著减小导致该海域海水图 例A水温下降洋流B盐度下降C密度上升第 16、17 题图D潮汐加强2024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