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25届高三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五)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重庆八中2025届高三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五)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重庆八中2025届高三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五)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 清荒。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地球在自转过程中,角动量守恒,其自转轴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恒定不变的南北方向,与其垂直 的方向,就是东西方向。空间四向的观念,即产生于此。一开始,人们用目视太阳所在的方位,大致
2、判断东西南北。但这种方法比较粗疏,要准确定出东西南北四向,需要用立竿测影的方法,进行精确 的测量。考工记一书故早明确记载了根据太阳的视运动,用立竿测影之法测定方向。但因所选时 间是日刚出没之时,太阳光线很弱,导致表影模糊,观测者很难精准确定观测的结果。为了弥补这一 缺陷,西汉的淮南子则记我用三个表进行测向,并用眼暗直视太阳以取代对表影的观察。元代的郭守敬利用测影定向原理,发明了“正方案”测量仪器。他不仅采用了多组观测的办法,而且还考虑了不同季节太阳赤纬变化。因此,他的测影定向结果非常好。现在河南的石圭观星台,就 是郭守敬主持建造的。1975年,北京天文台用现代科学方法测定了石圭的取向,证实该石
3、圭与当地子 午线方位吻合得很好。这一事实表明,郭守敬对测影定向技术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为了测向方便,中国古人还发明了磁性指向装置,也就是指南针技术。古人何时发现了磁石的指 极性,现在尚不清楚。不过,在战国时期的一些著作中,巳经出现了“司南”这一名称,并且这些“司南”确实是用来判断方向的,但它们的结构、形状、运行原理等却未被记我下来。在东汉时期,人们巳经发现了天然磁石的指向性,并据此制作了“指南勺”。但因指向效果不够 理想,并未得到普遍使用。北宋时期,武经总要介绍了一种叫“指南鱼”的指向装置。它是以铁 为原料、利用地磁场而采取的人工磁化方法。这使我们感到甚为惊异,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有地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