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校联盟·2023年高考模拟信息卷(三)3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全国百校联盟·2023年高考模拟信息卷(三)3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全国百校联盟·2023年高考模拟信息卷(三)3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0.经过多年反复观察、试验,袁隆平和他的团队成功培育出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80年代以来,他们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表明A.世界饥饿问题得到解决B.粮食储备技术显著提升C.科技革新助推粮食安全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唐初几代统治者“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十分注重制度与法律的创制,明确法律应从“公”出发,以礼为本。唐太宗君臣提出立法公平、礼刑结合等思想。“公”是指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所谓的“私”,是指统治者特别是皇帝个人的利益。唐代总结汉代以来的经验宣布:德礼与刑罚相互独立,但又是统一的。德礼是治国的指导思想,刑罚则是推行这种治国思想的工具。唐高宗制定《永徽律》和《永徽律疏》,后人称《唐律疏议》,“律疏”或“疏议”实际就是法律解释。其制定为科举考试提供统一根据,弥补了法律条文的疏漏,为司法实践提供统一标准;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法系理论化的进展,这种律疏同文的立法方法,被后来的封建朝代所仿效,成为东亚国家封建立法的渊源。——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唐律疏议》,谈谈你对中华法系的认识。(6分)
28.[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推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的重大决策。2000年,123决定在安徽以省为单位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税费改革在全国推开。2004年“一号文件”提出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黑龙江、吉林两省随后进入试点,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两减免”是指免除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三补贴”即: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进行良种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农村税费改革由此转向逐步降低直至最终取消农业税。2005年,全国28个省份免征农业税。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延续两千多年的农民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到此结束。——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意义。(8分)
全国百校联盟·2023年高考模拟信息卷(三)3历史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20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