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康德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模拟调研卷(二)2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重庆康德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模拟调研卷(二)2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重庆康德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模拟调研卷(二)2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2.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须由中英双方协定;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进一步明确规定:关税“综算货价为率,每百两征银二两五钱”;1861年清政府颁布《通商各口统共章程》,规定各国商人与英商享有同等关税特权。这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遭到严重破坏B.列强对中国加紧掠夺C.清政府主动加快开放的进程D.中国关税收人增长快
11.“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日他又告令日: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度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上述命令发布表明A.二次革命失数B.护国战争胜利C.护法运动失利D.军阀混战微烈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九品中正制是门阀士族支持其政治势力的杠杆,从而造成了“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的局面。《晋书·王述传》记载,王述出身于第一流高门太原王氏,“人或谓之痴,司徒王导以门地辟为中兵属(官品七品清官)”。而王导是东晋开国元勋,他不依德才,而依门第辟人,自开一代风气,并且因此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地位,只要提一下“王与马,共天下”和南朝朝代更换的频繁,就可明白这一点。因此,九品中正制虽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由于其不仅妨碍了经济的发展,更阻碍了进一步的123集权,而且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进一步123集权的封建政府,因此其最后还是被科举制所替代。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品第人物,必须提供三个项目:一家世,二状,三品。这样则使得人才的任用和升降,表面上看似要通过朝廷和呈报皇帝,实质上却掌握在地方的中正手里。材料二科举制除对“工、商之家”做出“不得预于士”“不得入仕”的规定外,允许一般人和有文化的农民以至部分官员都可以根据个人的文化程度和志趣,自愿地向各级官府报名并选择某项科目来参加考试。因而在其实施以后,不仅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矛盾,而且能够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扩大选取各种人才的范围,增强竞争机制,提高行政官员的素质,完善封建社会的管理,并且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强盛。科举制度虽然也由地方州县推荐人才到封建123政府参加考试,但也仅是推荐,录取与否基本上完全由123政府的吏部,以后由礼部决定。任用之权也掌握在吏部手中,很明显考选和任用之权都由地方转移到123来了。吕思勉评价道:“前代选举之权,操之郡县,士有可举之才,而郡县不之及,士固无可奈何,今则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以上均摘编自李海林《浅谈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之差异》(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差异。(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的影响。(8分)
重庆康德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模拟调研卷(二)2历史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2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