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之带你走进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学习英语的五大误区)

高中物理之带你走进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趣搜题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关高中物理之带你走进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更多信息请关注趣搜题!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全反射、光导纤维

 

  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知识点】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一、光源

 

  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2.特点: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光在介质中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

 

  C=3×108m/s;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v<C

 

  2.本影和半影

 

  (l)影:影是自光源发出并与投影物体表面相切的光线在背光面的后方围成的区域.

 

  (2)本影:发光面较小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光线完全不能到达的区域.

 

  (3)半影:发光面较大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只有部分光线照射的区域.

 

  (4)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地球的本影部分或全部将月球反光面遮住,便分别能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

 

  3.用眼睛看实际物体和像

 

  用眼睛看物或像的本质是凸透镜成像原理:角膜、水样液、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一只凸透镜。发散光束或平行光束经这只凸透镜作用后,在视网膜上会聚于一点,引起感光细胞的感觉,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产生视觉。

 

  三、光的反射

 

  1.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再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分类:光滑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发生在粗糙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4.光路可逆原理:所有几何光学中的光现象,光路都是可逆的.

 

  四、平面镜的作用和成像特点

 

  (1)作用:只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聚散性质.

 

  (2)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和像关于镜面对称.

 

  (3)像与物方位关系:上下不颠倒,左右要交换

 

  光的折射、全反射

 

  一、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异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折射率

 

  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注意:指光从真空射入介质.

 

  2.公式为

 

  注:折射率总大于1

 

  3.各种色光性质比较:红光的n最小,ν最小,在同种介质中(除真空外)v最大,λ

 

  最大,从同种介质射向真空时全反射的临界角C最大,以相同入射角在介质间发生折射时的偏折角最小(注意区分偏折角和折射角)。

 

  4.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叫光疏介质.

 

  三、全反射

 

  1.全反射现象: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2.全反射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3.临界角公式:光线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的临界角为arcsin(1/n),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目的】

        1、理解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原理

 

  2、学会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到跟入射光线相对应的折射光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仪器和器材】

 

  玻璃砖,直尺,大头针(四枚),量角器,图板(四枚),图钉,白纸,铅笔,木板。

 

  【实验步骤】

 

  1、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画一条直线AO作为入射光线,并过O点画出界面aa,的法线NN,

 

  3、将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一边与aa,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

 

  4、在AO直线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

 

  5、在玻璃砖另侧竖直插上大头针P3,使得其能挡住P1和P2的像

 

  6、同时在该侧竖直大头针P4,使其能挡住P1,P2,P3的像

 

  7、记下P3,P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P3、P4作直线O,B与bb,交于O,则OO为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入射角为,折射角为

 

  8、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角度

 

  9、用三角函数求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10、用上面的方法分别求出入射角为30、45、60度的折射角,

 

  11、计算不同入射角时的折射率,看它们是否接近一个常数,求出几次试验中的平均值,即为玻璃砖的折射率。

 

  【注意事项】

 

  1、玻璃要厚,只能接触玻璃的毛面和棱,严禁用玻璃当尺子用

 

  2、入射角应在30度到60度之间

 

  3、要竖直插到白纸上,且玻璃砖每一侧两枚大头针的距离应该大一些,以减少确定光路方向时造成的误差

 

  4、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

 

  5、由于要多次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

 

  【误差分析】

 

  主要来源:

 

  1、确定入射光线、出射光线时的误差,两枚大头针的距离宜大点。

 

  2、测量入射角与折射角的误差。不宜过大和过小

        高中物理之带你走进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学习英语的五大误区)

 

  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学英语的五大误区

 

  趣搜题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关学英语的五大误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点讲解请关注趣搜题!

 

  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有捷径。

 

  语言这个东西是熟练工种,没得捷径可走。要想说好一门外语就是要多说多听多用。如果你想想中文的话,你会讲的都基本上是你已经讲过的话,我觉得外语是一样的道理,你都练过了,那么自然碰到老外对答如流,因为你在讲过去已经讲过的东西。量变引起质变,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练过的很多很多元素之间可以熟练的组合成句,外语变得熟悉起来,可能有那么些特殊的感情和意思你会下意识用外语来表达(语言的文化内涵的差异决定了完全一一对译两种语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时候你就不用思考“学外语”这件事了,它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

 

  自言自语(并且把自己放到场景中去自言自语)好像不是个学方法,而是喜欢外语的人的一个特征之一。

 

  误区一:在毫无基础、或基础很差的前提下,主观地认为去找几个老外一起聊聊天就能有大长进。

 

  误区二:以前中国人是学哑巴英语,而现在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只想稀里糊涂地讲口语,却把语法看成是早已Out的东西。无论何时,语法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误区三:纯功利主义,学外语并非出于个人爱好,多以“前途是否光明、收入是否可观”为评判标准。

 

  误区四:察觉到自己用中式外语,不要任其发展,最好尽快纠正,否则,积少成多之后很难再改变。

 

  误区五(我就有这个缺点):选择语种时要多加斟酌,一旦选好后就不要纠结或动摇,不要“贪多嚼不烂”,尽量不要混在一起学。

 

  可以同时学两门语言,但最好这两门不要很相似,例如,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一起学的话,就会出现诸多的混淆(虽然听感和腔调有所不同),再如在发音上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差异不小(葡语的听感又软又黏),因为拼写相近,所以学西语时容易读成葡语,反之亦然。我不建议两个一起混着学。

 

  相反,如果两门语言之间的差距很大,或是互不相干,我倒是觉得可以同时学。例如:法语和德语,意语和日语,阿拉伯语和葡语,先不说搭配的难度如何,至少在学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混淆。我所说的混淆只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譬如:法语的d'accord和意语的d'accordo只差一个o(虽然发音并不同)。如果有自信的话,也可以挑出两门很相近的来学。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我从实际学方法上来谈几个误区。

 

  读名著,而且一个生词一个生词查的那种读法:这些单词你不可能都背下来的,这么查下去断断续续地文章也读不进去。建议选择跟自己词汇水平相当或略高一些的著作,只要不影响整体理解不要随便去查单词,you'll figure it out yourself.读原版书的目的是深入领会英文表述方法,增长词汇量只是个副作用。

 

  读市面上很红的推荐读物,比如National Geography.这书一开始应该是借着新东方红起来的,因为号称TOEFL reading里经常会摘选其中文章。我高中有一年几乎每月都会买80几块的引进NG,现在想来真是烧钱。听从自己的兴趣选择读物,而不要按照某些机构的导读把自己的阅读面局限在一个领域里,万一这个领域不interest you,阅读就变成了一种毫无长进的煎熬。

 

  看美剧:美剧确实是整体培养听说能力的好方法。但是对英语起步者来说,最好有意识地去记一些短语和句子表达,不然很容易变成只看字幕而完全屏蔽英文对白。

 

  在写作中泛滥运用得的单词和句型:中国人的英文写作是出了名的wordy,lengthy,而且生硬。可以用主谓宾表示的非要插从句,可以用初级词汇表示的非要用GRE词汇替换。虽然这是巩固回忆知识的一种方法,但是请记住,英文写作尽量从简,否则逻辑表述混乱、文意不通,难以被人理解的写作显然是最糟糕的写作。

 

  有关学英语的五大误区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41.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