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习方法

[衡阳二模]2023年衡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衡阳二模]2023年衡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衡阳二模]2023年衡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试题答案

[衡阳二模]2023年衡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衡阳二模]2023年衡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吕氏春秋》义称《吕览》,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品,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面成的。B.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其中“夏天”“性格”是名词,“热烈”“粗犷”是形容词。“热烈”在这里是“强烈”“热情四溢”的意思。C.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D.《皇帝的新装》选自奥地利作家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的代表作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衡阳二模]2023年衡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两句通过写“木”“金”的变化,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入蜀的担心与牵挂,也暗含劝阻之意;行文由此转入对旅途见闻的描写。(3)杨花是千古永恒的诗歌意象泉,古代骚人墨墨客常在诗词中借用这个意象来表达惜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出土文物为例证,直接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史料来支撑观点,说服力强。B.第二段由《华阳国志》引出蜀地“尚滋味”“好辛香”的特点,并从这两方面阐述。C.文章以《中国川菜史》为例,阐述了历史学家考察世俗文化更有学术意义的观点。D.文章对蓝勇的《中国川菜史》一书,有引述,有评论,做到言之有据,评价中肯。

[衡阳二模]2023年衡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58172.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