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八省(市)联考(223417D)历史答案,下面是2024届高三八省(市)联考(223417D)历史答案部分示例,验证如下:
3.C考査两汉时期牛耕技术的发展。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牛三人的耕作方式显然不如一人扶犁驱牛的耕作方式便利和节省劳动力,故材料说明当时犁耕技术逐渐得到了改进,故C项符合题意。犁耕技术得到改进不能说明该技术基本普及,排除A项(或A项错在偷换概念);一人扶犁驱牛的耕作方式是否为政府所提倡,仅由材料信息不得而知,排除B项;不能因为岀现了¨一人扶犁驱牛”的情况就认为耦耕技术被淘汰了,二者有同时存在的可能,排除D项
4.D考查唐代科举制。分析材料可知,唐代科举“既看考生的答卷水平,也可以参考考生平时的作品和声誉”,如“纳省卷”“通榜”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一试定去留的局限,有利于全面考察人才,故选D项。“纳省卷”¨通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一试定去留的局限,但考试试卷不密封、“纳省卷”、“通榜”等仍不能排除其徇私舞弊的可能性,故排除A、C两项;唐代实行的是科举制,而B项是九品中正制的影响,故排除
5.D考査宋代的经济。由材料“蜀地主妇往往到集市买盐需要携带很多铁钱”尝使蜀,见所用铁钱至轻,市罗一匹,为钱二万”,结合所需知识可知,蜀地是指四川地区,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在长期流通铁钱的四川地区,为了便于交换,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铁钱携带不便的缺点,于是在四川地区产生了北宋最早的纸币——交子,故D项正确。材料中虽然涉及盐铁,但是并未涉及盐铁专卖政策,故排除Δ项;材料体现不岀宋代城市功能的提升,故排除B项;市与坊的界限确实是在宋代的时候被打破的,但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
以上就是2024届高三八省(市)联考(223417D)历史答案的图片版和文字版资源验证,关注”趣找答案”,获取更多资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6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