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专业志愿填报技巧
趣搜题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关外语类专业志愿填报技巧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更多信息请关注趣搜题!
有志于报考外语类专业的高三学子,填报志愿时应特别关注以下问题:
1.所报专业对中学所学外语语种的要求。有的外语类专业对中学所学语种有特定的要求,比如四川外语学院规定:报考该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专业的考生必须是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该校其他专业则语种不限。
2.外语口语加试。一般来讲,报考外语类专业的考生都必须参加当地招办组织的外语口语加试,这个成绩将计入考生的电子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3.对外语和语文单科成绩的要求。多数高校对报考外语专业考生的外语和语文成绩有一定要求,比如一些外语院校对出档考生着重参考英语和语文成绩择优录取,原则上要求英语和语文成绩分别达到一定的分数以上。
4.所报专业的录取批次。有的高校虽然是重点本科院校,本应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但它的某些专业会放到本科第二批次录取;也有的高校虽然是普通本科院校,但它的某些专业却放到本科第一批次录取甚至提前批次录取。比如根据教育部教学司〔2010〕9号文件精神,原来具有部分外国语言文学类(非英语)专业提前单独招生资格的20所高校(含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2010年部分外国语言文学类(非英语)专业不再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和单独录取,调整为面向全国统考生源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四川外语学院的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阿拉伯语、朝鲜语和越南语专业在各省(市、自治区)均纳入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并根据各省(市、自治区)招生政策和生源质量执行相应批次录取分数线,在重庆、陕西、河北和贵州四省市的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专业纳入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其余专业则维持执行本科第二批次录取。
5.专业级差。很多高校为了避免考生扎堆填报某些所谓热门专业,会设置专业级差进行调节。比如某些高校明确规定:对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兼顾专业级差的原则确定专业(专业1、2;2、3志愿之间的级差分别为3分、2分,其他专业志愿之间级差为0分)。
6.对加分的认可方式。各高校对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的加分,实行不同的认可方式,有的出档认可选专业也认可,有的出档认可但选专业不认可。比如某些高校规定:凡符合国家及当地省(市、自治区)规定的加分条件,经省(市、自治区)招办批准投档给该校的考生,该校实行“加分出档,裸分选专业”。
另外,很多外语院校也设置有非外语专业。外语类院校的非外语类专业,开设的外语课程较多,对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要求也较高,有的外语类院校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外语资源,规定非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修外语第二专业。比如××外语学院设有两年制英语第二专业,招生对象为主修专业成绩良好、学有余力的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对修完英语第二专业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英语专业毕业生相应水平,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第二专业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证书。这对爱好外语的考生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日日清、周周结式循环式学法
一、什么是“日清-周结-月考”循环式学法呢?
“日清”就是当天的学任务当天完成,做到“三不”—“不等”、“不靠”、“不拖”,严格按教学进度复。
“周结”就是利用周末时间,把一周内复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把典型题分类整理,力求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也要把一周来落下的学任务补上。
“月结”是对自己每月学情况的总结和反思。
二、为什么提倡这样的学方法?
(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24小时内复所学的知识容易记牢,8小时之内及时复效果最佳。心理学家也分析,一个英语单词只有在大脑里停留7-12次才能被记住,所以知识不要希望背诵一次就能记住,只有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时间重复复,才能达到真正的记忆。
(二)现代教育论认为,方法来自对学行为过程的不断总结,不会总结和不会做计划都是不会学的表现,总结的过程本身就是完善的过程,是提高的过程,学需要总结,需要反思,在总结中完善,在反思中提高。
三、具体怎么做?
1、每天三个时段分别拿出至少十五分钟的时间及时复:
早上用15分钟的时间翻看教材,强化复前一天学的内容。不看书,仅通过想像就能够回忆起来的知识,才是真正记忆牢固了的知识。
午休或者午饭后上课前利用15分钟时间,复完善上午学的知识。
晚上6点到8点是大脑记忆的高潮期,在这个时间段把当天各科的学任务和学内容梳理一遍,看还有哪些学任务没有完成,赶紧利用睡前时间补上。最后合上书,回忆一天所复的基本知识内容的重点、难点,回顾与之相关的典型例题、题,增强记忆效果。
2、搞好学情周总结。
建议同学们采取“知识强化记忆”的方法:看着课本目录回忆基本知识,确实想不起来的内容可以翻看课本,重新记忆。
3、重视月考。
毕业班同学进入复阶段,大部分学校会一个月安排一次“月考”,检测一个月的教学情况。因此,月考后,同学们要认真总结和存在的问题。对一个月来的学要进行“查缺补漏”,反思这一个月的学情况,知识没有掌握牢固的,要制定计划,再“回头看”。属于考试技能技巧的,要汲取教训,防止下一次重蹈覆辙。考试技能技巧的培养要从平时做起,而不能仅靠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训练。
四、效果怎么样?
“日清-周结-月考”循环式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学过程,大幅度提高学效益。最大幅度改变了学生的学惯,使学生的学常规真正落到了实处,教学成绩稳步提高,高考上线人数连年攀升。
宏伟的建筑蓝图需要落实到一砖一瓦上,最终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你只有完成了每天每周的学任务,你在一个月后一个学期后,才能不欠帐,才能胜利完成学目标。善于学的同学,请一定抽出时间日清周结,不留知识死角。一路走去,不留遗憾和缺漏。这样,你才能始终扎实前进,心情也会更加愉快,也才能不断建立自信,巩固自信,从而让自己的学状态始终良性运转。
循环式学法: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司(H.Ebbinghaus)用无意音节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记忆保持实验,发现并绘制了第一条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又称艾宾浩斯曲线)。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有先快后慢的规律。大量有关记忆的实验研究也证明,及时复可以有效地减少遗忘,此外,在复期间和其它条件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分阶段复比集中在一起复效果好。所谓循环学法就是以上述原理为基础,即在新的信息传入大脑后,印象还没有消失之前,及时地进行整理,接着又在不同的时间多次加以复,使痕迹不断强化,以求把传入的信息变成牢固的记忆。具体方法是:在学某一门知识的过程中,采取学-复-再复的方法,如此下去直到学完全部内容为止。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单元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所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本人的接受能力、记忆能力和时间来划分和调整学单元。
(2)记忆保持的程度取决于对材料的熟练程度,但是熟记程度应适当,一般为150%。
(3)学与复的时间要安排适当。初次学新内容多,复所需时间也多,以后就可以逐步减少,能够达到回忆的程度即可,最后的总复时间要安排得稍多一点,以便对全部内容进行一次总的回顾。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