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联考]重庆市2024届高三年级8月联考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重庆大联考]重庆市2024届高三年级8月联考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重庆大联考]重庆市2024届高三年级8月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简子包围魏国国都的城郭,敲响战鼓但士兵却不进攻,烛过认为这不是战士的问题,而是赵简子不会使用战士。B.晋献公和晋惠公善于用人,使国家领土增加;晋文公也善于用人,因而夺取邺地,打败楚军,得到霸主之名。C.赵简子觉得烛过的话很有道理,但韩非子却不认同烛过的观点,他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烛过其实不懂统兵之道。D.卫将军文子听人说公父氏不能“听狱”,他向孔子求证,孔子通过对“有罪者惧,无罪者耻”的分析反驳了这一说法。
L.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要在身”与“便要还家”(《桃花源记》)两句中的“要”字含义相同。B.《中庸》原属《礼记》,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孟子》合编为“四书”。C.“羞小耻以构大怨”与“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官赋》)两句中的“构”字含义不同。D.“则以秦不假道之故”与“乃悟前狼假寐”(《狼》)两句中的“假”字含义不同。
3.下列关于《乡土中国》的表述,不能印证材料一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A.《乡土中国》的作者通过观察和调查,形成了对中国农村的概括性了解,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B.《乡土中国》运用人类学方法分析乡村的时空特点,提出“文字下乡”的前提条件,体现学以致用的学术态度。C.《乡土中国》通过中西方对比,揭示出“差序格局”这一中国乡土社会特点,表明作者具有跨文化视域的优势。D.《乡土中国》中作者虽以自己的籍贯为例说明地缘与血缘的关系,但他的研究旨趣并没有局限于这种个案研究。
[重庆大联考]重庆市2024届高三年级8月联考语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14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