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趣搜题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通用:古代诗歌阅读押题预测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通用:古代诗歌阅读押题预测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通用:古代诗歌阅读押题预测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通用:古代诗歌阅读押题预测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通用:古代诗歌阅读 押题预测试题汇编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1(新高考九省通用)(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叹庭前甘菊花杜甫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漫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注】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重阳节,时杜甫居长安下杜城。诗人看到庭前迟开的甘菊花,不禁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有感而作。残花:指晚开的甘菊。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落笔先写“叹”的原因,然后“叹”甘菊“重阳不堪摘”的现状,

2、关联紧密。B.诗人感慨重阳过后秋景萧条,人们似醒似醉已无心赏花,甘菊即便开放又有何用。C.诗人以“众芳”被采撷反衬甘菊不被用,“细琐”指人们采撷众芳所用的琐碎时间。D.诗人感念甘菊只因根扎的不是地方而为风霜所侵,从侧面反映甘菊凌霜傲雪之概。16.明末清初学者仇兆鳌说:“此诗借庭菊以寄慨”,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进行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5.C 16.诗人以庭菊自况(答“喻君子”亦可),借庭菊因“移时晚”而“不堪摘”,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借庭菊晚开不被采撷,难以“升中堂”,感慨自己迟迟不得重用;借庭菊“空长大枝叶”感慨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借庭菊“缠风霜”感慨自己如菊花傲霜雪的气概。【解析】15.本

3、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细琐指人们采撷众芳所用的琐碎时间”不正确,从原诗意思看,“细琐”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人们所采撷的那些细碎琐屑的花(即“众芳”)。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诗的前四句“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嫚开何益”意思是庭前的甘菊花因为移栽得晚,到重阳节时花蕊还是青的没有开花,不能摘来观赏。等到明天秋景萧瑟人们从酒醉中清醒了,你再开出些残花来有什么用呢?这四句作者“叹”甘菊生不逢时,即使开放也无人欣赏。此后“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意思是篱笆边的野地里开了许多杂花,人们将这些细碎琐屑的花采了摆在中堂

4、中观赏。作者“叹”“众芳”被重视,而甘菊不被重视。而结合诗歌注释可知,作者看似感慨甘菊徒长枝叶,扎根不得所,被风霜侵蚀;从深层次来看,诗人在诗作中叹息庭前的甘菊生不逢时,实为叹息自己没有机会为国家平定叛乱尽一份绵薄之力。杜甫饱读诗书,有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却始终壮志难酬。诗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磅礴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纵横交错,抽象的情感经验凝聚成菊花意象。“甘菊”有着极佳的药用价值,却不被人们所采摘,诗人满腹经纶,却得不到君王重用,落得“移时晚”的结局,诗人与菊花有着相似的命运,菊花内蕴为诗人心内之象的写照。作者实际是借甘菊“叹”自己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此外,根据诗歌尾联“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

5、所缠风霜”,则可看到诗人对甘菊的其他丰富情感。一方面,从“念兹空长大枝叶”这句诗里,我们能看到诗人感叹甘菊空有一身好枝叶,这其实也是诗人在感慨自己空有一身才华。但从“结根失所缠风霜”可看出,诗人看似慨叹菊花长的枝繁叶茂,却不能避免风雪寒霜的打击,实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菊花傲煞霜雪的气概,衬托出了菊花高层次、高品味的风格美。不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露,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菊花的文化寓意与诗人的高尚情操相得益彰,菊花的顽强执著精神与诗人永不磨灭的意志交相辉映,而菊花的审美意蕴也正与诗人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交相

6、辉映。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2(新高考九省通用)(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书陆放翁诗卷后林景熙(宋末元初)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注】作者为南宋遗民。月氏:古西域国名。此处以月氏代指金国。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引用“诗史”与“杜鹃啼血”两个典故,为后面抒情做铺垫。B.诗歌中间八句描绘陆游从戎与归隐的一生,既叹放翁,也叹自己。C.结尾化用示儿的诗句,意为此时山河一统,可放翁早已作古。D.这首诗抒发作者读陆游诗卷以后的内心感想,壮怀激烈、气势雄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4681.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