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乌鲁木齐地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官方答案)
《(二模)乌鲁木齐地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官方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二模)乌鲁木齐地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官方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乌鲁木齐地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问卷)2025.03.24(卷面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由问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答案务必写或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最新一期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将带大家走近“西游故事”。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五,已经西行取经18年的玄奘携佛经回抵长安。他在漫漫长途中经历了什么?万历二十年(1592年),百回本小
2、说西游记问世,给出了神奇而隽永的回答。“西游故事”的源头,是唐代的玄奘取经。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公元627年,年仅27岁的玄奘从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出发,前去天竺(印度)求取真经。他出玉门关,穿过八百里流沙,翻越帕米尔高原,通过西突厥控制的草原,渡过恒河,到达了佛教圣地那烂陀寺,最终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从出发到返回,玄奘西游历时18年,行程2万多公里。他回国后口述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叙述了他的旅行经历和见闻。后来玄奘的徒弟慧立和尚写了一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在这本书里,慧立为了夸大师父的业绩,扩大佛教的影响,开始给玄奘的事迹涂上一些神秘色彩。玄奘西游的故事流传到民间以后,人们又按照自己的理想和
3、兴趣对它不断进行“改编”,使得取经故事逐渐演化为市井音。宋代,说书人编了一本十七节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取经的人除玄奘外,多了一个白衣秀士的猴行者,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从这个猴行者身上已经可以看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影子。到了金、元两朝,玄奘取经的故事已被搬上了舞台,金代艺人演戏的脚本中有唐三藏,元朝的杂剧中有吴昌龄写乌鲁木齐地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监测 语文(问卷) 第1页 共10页的唐三藏西天取经。除杂剧外,元朝还出现了西游记平话丰饶的艺术土壤最终使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成为经典:满篇神魔,天马行空,殊方绝域,无奇不有。经过几百年的翻刻、评点和传播,“西游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