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2025年第十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年第十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第十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关注湖北升学通获取最新消息?关注湖北升学通获取最新消息?关注湖北升学通获取最新消息 第十届湖北省高三(4 月)调研模拟考试 第十届湖北省高三(4 月)调研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1.C 从材料中的“德”“忠于民”“上思利民”等可知,我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民本思想,故 C 项正确。A 项中摒弃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材料未提及尚贤、和而不同思想,BD 两项错误。2.B 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国家对民间立碑的限制加强,禁止民间“非血缘性政治团体”私自立碑,反映出统治者意图加强集权统治,故 B 项正确。AD 两项表述太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地方立

2、碑行为的管控加强,与士族专权无关。3.A 根据所学可知,唐代宗中后期,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导致农民逃亡,浮客户增多;朝廷细化赋税标准,并规定各类没有固定户籍的百姓,无论有无官职,一律按所在地的登记征税,这一时期赋税调整,主要是基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考虑,故 A 项正确。B 项材料未体现;天宝年间虽然出现了土地兼并的问题,但这不是国家细化税收标准的调整的主要动因。细化赋税标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治国方略的务实,但这也不是国家细化税收标准的调整的主要动因。关注湖北升学通获取最新消息4.D 根据材料可知,宋朝对于追捕、审案的时间以及监司官员差出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推行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故 D

3、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司法程序优化问题,A 项错误;追捕、审案时间的规范与决策失误和考核制度无直接关联,BC 两项错误。5.C 根据材料可知,陆陇其劝诫当地民众要“择业养生”,要学习“算法”,即学习一些对百姓安身立命有帮助的知识,这些主张蕴含经世致用理念,故 C 项正确。“算法”是实用之学,与教化和传统义利观无直接关联,AB 两项错误;D 项冲破的说法夸大了其影响。6.A 根据材料可知,与 19 世纪中后期相比,20 世纪初,“洋务”涉及的范畴缩小,“诸多实政出现脱洋务而入时务”,这反映随着社会形势的变迁,人们对于“洋务”的认知也在变化,故 A 项正确。BD 两项材料未体现;C 项表述有误。7.D

4、 根据材料可知,北洋政府对传统家族制度进行法律层面的改造,既保留了传统族规的合理之处,又对部分族规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兼顾稳定秩序与法治改革的需要,故 D 项正确。“为人妻者,得有私财”,强调对妇女私产权益的保护,而非强调法律解决发展经济的难题,A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司法体系调整及民主共和问题,BC 两项错误。8.B 根据材料可知,20 世纪 40 年代,中共中央加强对抗日根据地贸易的统制,这适应了 40 年代抗日战争严峻形势的需要,故 B 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逻辑关系不成立。9.D 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中央加强农村青年团的建设,有助于党和政府加强在广大农村的各项工作,宣传了党

5、和政府等各项方针政策,从而增强民众政治认同感,故D 项正确。1949 年西柏坡会议上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53-1956 年进行三大改造;20 世纪 60 年代初,国民经济进行调整。10.D 根据材料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上海电视台开设的电视讲座课程,主要涉及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货币流通、经济危机所反映出的市场缺陷等,这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有积极导向作用,故 D 项正确。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是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的50%,高校参与电视讲座本身不是推动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故A项错误;破除了人们对计划的迷信是 90 年代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故 B 项

6、错误;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就是主流的社会意识,材料中宣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并非重塑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故 C 项中重塑的说法错误。关注湖北升学通获取最新消息11.A 根据图可知,古巴比伦城市中有运河、王宫,空中花园等大型建筑的修建,可以反映出国家组织能力较强;图中的城市布局和功能的设计,反映出其城市规划较为成熟,故 A 项正确。建筑艺术水平和阶级分化无法体现。12.C 根据材料可知,以共同体的名义向议会呈递请愿包括要求国王遵循大宪章、惩治不法的王室臣仆与王国官僚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规范王室行为,从而有助于提升公共治理能力,故 C 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逻辑关系不成立。13.C 17-18 世纪中华文化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的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一些欧洲启蒙思想家借助中华文化丰富启蒙思想的内涵,故 C 项正确。其余三项材料无法体现。14.A 根据材料可知,土耳其凯末尔政府以拉丁字母为蓝本的“新土耳其字母”取代传统的阿拉伯字母,试图以新的民族语言建构新的现代国家认同,故 A 项正确。提升国民素养、配合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非主要目的,BD 两项错误;凯末尔政府禁止公众使用阿拉伯字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