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三模)晋中市2025年5月高考适应训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三模)晋中市2025年5月高考适应训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三模)晋中市2025年5月高考适应训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山西省晋中市2025 年5月高考适应训练考试试卷历史2025.05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良渚文化考古发现,其人群主体源于地处上海的崧泽文化先民,象征宇宙观与宗教信仰的玉器形制多承袭自安徽

2、的凌家滩文化,玉器纹饰中的獠牙兽面与红山文化高度相似。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祭祀成为政治生活主题 B.权力阶层对资源的垄断C.史前文化群体存在交流 D.区域文化特性长期保留2.居延汉简记载官吏需“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会计”是管理者任职的重要条件,桑弘羊因具备“计算”(财政管理能力)而受汉武帝重用。这些要求意在A.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B.适应盐铁专营需求C.推动抑商政策深化 D.加速选官制度转型3.三国时期,北方普遍实行实物(谷帛)交换,曹魏大部分地区货币流通皆已废止;地处江南的孙吴政权曾铸造以一当五百和以一当一千的青铜货币,还在建康市内设立税收管理机构,以防商贾牟取暴利。这主要反映了A.曹

3、魏经济治理优于孙吴 B.南方的商业较北方发达C.北方战乱破坏货币经济 D.社会环境影响商业运作历史(B卷)试题 第1页(共8页)4.通志记载:“自后周(指北周)以降,选无清浊。(隋)初,卢恺摄吏部尚书,与侍郎薛道衡、陆彦师甄别物类,颇为清简。”这表明,隋初A.门阀士族势力受到限制 B.人才选拔方式的成熟C.科举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D 官员考核机制的完善5.清代黔东北松桃厅记载:“城市乡场,蜀、楚、江西商民居多,年久便为土著”“又有汉人变于苗者,曰变苗”;云南永昌府志有“居山谷中者有罗罗、僰人数种,亦知伦理、婚姻、丧葬与汉礼相去不远”的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汉人移民推动文化同化 B.经济交流

4、消弭文化差异C.边疆政策助力文化交融 D.政府主导文化整合进程6.洋务运动时期,海军抛开旧式水师,采用西洋新制,基本实现近代化;陆军则在旧式兵勇制度基础上,通过操练新式武器与阵式,正在成为近代化程度较低的“半新式”军队。优先发展海军的主要原因在于A.效仿日本改革的经验 B.传统军事思维的延续C.西部边疆危机的加剧 D.鉴于西方入侵的教训7.清末十年,县城、府城、省城成为新式学堂的汇集之地,学堂把有志进取的读书人召集到城市当中,这些人与“中外历史”“高等数学”“法政”“法文”等新知结缘。这A.加速了传统乡村教育衰落B.完成了晚清教育近代转型C.推动了新式学堂教育普及D.导致了地方士绅群体消亡8.

5、据统计,自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以“中山路”命名道路共有4次高峰,分别是1925 年、1945年、20 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全国现有中山路共653条,分布在中国几乎所有省份。这一历程A.践行了孙中山对全国交通的设计规划B.形成了各大城市布局的政治核心地带C.彰显了孙中山在革命记忆中特殊地位D.表明了近现代中国城市治理的规范化历史(B卷)试题 第2页(共8页)9.1956年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中明确知识分子在“国家建设中的历史地位”,要求将其提升至党和国家的核心议程,以“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建设问题”。这一指示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重构 B.标志知识分子政策成熟C.反映了经济改造的要求 D.契合了工业化建设需要10.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界别名称发生了历史性的演变,比如1978年撤销“合作社”界别,1993 年拆分“港澳同胞”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1998年将“农林界”改为“农业界”,2008 年将“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