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湖北省七市州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七市州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湖北省七市州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J顺利注意事项:L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 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 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 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2、题。材料一:现如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不取决于彼此的距离,而是取决于可以使用的交流技术。网络技术帮助我们连接远方的人们,更为准确地说,是连接很多来自远方的人。但奇怪的是,我们也变得更加孤独。我们总向别人吹嘘网上有多少好友,俵而没有人可以让我们吐露内心 的秘密,或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求助。互联网所形成的连接并没有把我们联系得更紧密,却让人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我们一 旦忘记把手机放在什么地方,就变得焦虑不安。人们确保手机必须时刻在身上,仿佛那是自 己的护身符。饭桌上,家庭成员很孤独地待在一起,每个人都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机。我们 和网络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打交道的时间越来越少。网络环

3、境和跟真实的人打交道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人感到无聊,很容易就能和一 些新朋友联系上;一个人匆忙地阅读一长串消息,并学会如何抓住“亮点”夸张的标题 往往能吸引注意力;游戏里面的动作总是被精简到一个从惊恐到安全、然后反复的模式。生 活在网络环境中,没有所谓的“空闲时间”,人们即使在休憩或在旅行中,也难以找到独处 的状态,安静让他们变得烦躁不安。我相信我们已经到达了一个反思的转折点,必须采取一些行动。我们可以从重拾一些过 高二语文试卷(共10页)第1页去认为是美德的行为开始。比如和朋友面对面聊天,无论在吃饭、锻炼还是在休息时,都不 使用手机。诚然,手机和网络的多任务处理模式已在某种意义上重构我们

4、的大脑,我们一旦 试图专心起来,就得和自己作斗争。但是无论这有多么困难,都是时候让我们再次审视“独 处、审慎、活在当下”的价值了。我们值得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只要记得提醒自己,我们才 是能够决定怎样利用科技的人。(摘编自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材料二: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用一部专著群体性孤独向社会发出了灵魂拷 问。群体性孤独观察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数字技术,忽视了真实世界的社会 关系。尽管与他人保持着联系,其交往却是浅层的,人们从在线联系中感受到的不是关爱和 亲近,而是孤独和隔离。遗憾的是,特克尔的出发点存在偏误,她直接把人们数字社交导致 群体性孤独当作事实,并依据过去的社会交

5、往模式把“低头族”的行为判断为病态,而不是 优先探讨沉浸于数字世界是否真的带来了群体性孤独。数字技术赋能的连接泛在给社会带来了可见的变化,比如,生活中出现的“低头族”。这种现象作为普遍存在的事实,怎么可以被简单地诊断为社会病态呢?以“除夕夜团圆饭,人们都在低头看手机”为例,可以提出的问题是:身体同场是人所必需的吗?(所谓身体同 场,指人们相聚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如果答案为“否”,那便意味着还存在其他满足人类 群体性需求的形态。进一步的问题还可以是:依赖于身体同场的群体性是人的自然属性还是 社会属性?如果是自然属性的,那就是天性,足不可以改变的:如果是社会性的,那就是社 会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在

6、日常生活中,多数时候人都处在与他人身体同场的相处场景里,以至于人们把身体同 场当作了社交的默认状态。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在没有手机而只能凭书信嬖络的年代,人际连接也可以在身体不在一起时发生。身体与社交的分离让人们思考:释放社交天性是否 一定需要身体同场?随着“互联网世代”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依托于网络技术开展数字社交,已成为人际交往的主流形态。既然人与人在网络中交往(即数字同场)也能满足人们的群体 性需求,这就意味着释放社交天性的必要条件既不是身体,也不是数字,而是同场。事实上,没有人忽视释放人类社交天性的重要性。但特克尔误读了人类正在发生的社交 革命。在特克尔那里,依赖于身体同场的群体性被设定为人的自然属性,由此推出身体异场 就会让人产生孤独和隔离感。这明显忽略了数字同场也意味着群体性的事实。人们之所以忽 视一家人吃团圆饭的身体同场,而只顾着看自己的手机,不正是因为数字同场的存在吗?人 们之所以感到孤独,与身体同场或异场无关,而是因为可以与之互动共情的人并不在场。互 动共情的前提是心灵同场,即心灵之间可以沟通与交流;而心灵同场不必依赖于身体的同场,也可以通过其他路径实现。高二语文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