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2025年江西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2025年江西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江西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 年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 史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 1.公元前 712 年,滕侯、薛侯去拜见鲁隐公,薛侯以“先封”为由要求行礼位置的次序在前,滕侯反驳说:“薛,庶姓也,我不可以

2、后之。”于是,鲁隐公安排滕侯在先。鲁隐公的做法 A.改革了晋谒礼仪 B.激化了嫡庶矛盾 C.破坏了分封制度 D.维护了宗法秩序 2.各地出土的汉代器物上多次出现“市”的戳记,如陶器上的“襄阳市”“马邑市”等,漆器上的“成市”“莒市”等。又四川绵竹出土的“成都市平”铁累,大足出土的“汶江市平”铁累,均应是经市府核验过的衡器。这些发现说明汉代 A.手工业技术发达 B.市的功能多样 C.商品交易的频繁 D.市的管理完善 3.表 1 不同史籍有关郭泰的记载 记载 出处 先生讳泰,字林宗以建宁二年正月乙亥卒于是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俾芳烈奋于百世,令问显于无穷。昭明文选收录蔡邕郭有 道碑 郭泰字林宗及卒,

3、蔡伯喈(蔡邕)为作碑,曰:“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西晋司马彪续汉书 林宗秀立高踌,詹然渊渟。蔡伯喈(蔡邕)告卢子幹、马日殚曰:“为天下作碑铭多矣,未尝不有惭色,唯郭先生碑颂,无愧色耳。”太平御览引郭子别传 根据表 1,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郭泰碑文亡佚不存 B.郭泰品行冠绝士林 C.蔡邕撰碑语多谀辞 D.蔡邕亲撰郭泰碑文 4.开元年间,唐玄宗以节度使牛仙客政绩突出拟提拔他为尚书,但宰相张九龄认为:“仙客本河湟使典,今骤居清要,恐羞朝廷”,唐玄宗怒形于色道“卿嫌仙客寒微,如卿有何阀阅?”仍然任命牛仙客为尚书。由此可知,当时 A.皇权相权相互制约

4、 B.门阀观念左右朝政 C.人才任用不拘一格 D.藩镇势力逐步崛起 5.顾炎武曾说:“自三代以下,人主之于民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于是乎教化之权,常不在上而在下。”以下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王安石推行保甲 B.吕大钧撰写吕氏乡约 C.张居正整肃吏治 D.王阳明推行“十家牌法”6.表 2 18741886年洋务派奏请铺设电报线路举要 时间 奏请者 线路区间 1874年 沈葆桢 福州到台湾 1880年 李鸿章 南北洋陆路之间 1883年 张树声 广州至广西龙州 1886年 刘铭传 台湾岛内 由表 2可知,洋务派旨在 A.加强国防安全 B.追求经济效益 C.抵制外资侵

5、入 D.镇压反抗运动 7.图 1为清末某杂志刊登的一幅图画。该图画可用于说明 图 1 华侨子弟来沪 前日有荷兰国华侨子弟五十八人,乘某公司邮船由外洋来申,在法界公司码头登岸,暂寓旅馆,迟日再乘长江轮船赴宁,人南洋某学堂肄习汉文。以生长异地之人,而犹能热心祖国若此,呜呼可以讽矣。A.中外文化交流密切 B.华侨积极投身社会建设 C.海外华侨支持祖国 D.清末新政推动经济发展 8.在 1934 年红五月的扩大红军突击运动中,瑞京(瑞金)3900 多名新战士,经过列宁小学学生宣传鼓动而参军者有 1500 人;在粮食突击运动中,列宁小学学生打锣高叫:“集中粮食呀!不要使红军哥哥饿肚皮呀!”这表明 A.经

6、济工作稳步推进 B.战略转移需要民众支持 C.苏区教育成效显著 D.集中粮食服务扩大红军 9.1953 年秋,天津劳动模范周志珍在写给山西丰产模范曲耀离的信中说:“咱们都成了国家的主人,在自己的工厂和土地上愉快地劳动着。这种共同的命运和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把我们工人、农民的心连结到了一起。”这反映了 A.国民经济已全面恢复 B.社会主义改造氛围正在形成 C.农业合作化顺利完成 D.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全面建立 10.自 1964 年至 90 年代末,中法累计达成 199 个工业合作项目。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七十年代的“大化纤”设备、七八十年代的“超黄蜂”“小羚羊”“海豚”等多个直升机项目和八十年代的大亚湾核电站一期工程。这可用于说明我国 A.持续推进四化建设 B.努力拓宽外贸渠道 C.积极改善工业布局 D.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11.公元前 8 世纪前后,莎草纸制作方法经由地中海东岸的港口城市巴比罗斯(byblos)传到古代希腊和罗马,希罗多德以该城的名字“byblos”来命名莎草纸,书的英文单词“book”也是由此衍生而来。这体现出 A.文明的交流与传承 B.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C.文明的冲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