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2024-2025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2025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有学者指出:“从仰韶晚期至龙山时代,中华大地正在经历人群迁徙、文化互动的一次高峰,而中原则是人群迁徙的中心地域。这种大规模的人群迁徙加强了史前中国各区域人群之间的交流互动,使海岱、江汉、北方等多种区域文化在中原地区攻防、进退、互融、互渗。”这一论述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A. 具有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B. 以区域间的战争为基础C. 是各地区独立发展的结果D. 基于中原文化向外扩展2.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2、()皇帝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A. B. C. D. 3.下图是战国商鞅铜方升。方升左壁刻:“十八年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对其史料价值判断正确的是() 属于商鞅变法的第一手实物史料能印证秦朝统一度量衡的举措可用于研究战国时期的冶炼技术 直观展示了秦统一的标准字体A. B. C. D. 4.史记平准书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对此,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A. “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B. “剖裂疆土,立
3、二等之爵”C. “扫除烦苛,与民休息”D. “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5.孝文帝下诏曰:“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孝文帝此举()A. 导致了鲜卑民族文化的消失B. 强化了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C. 完成了鲜卑民族的全面汉化D. 削弱了保守势力的改革阻力6.宋书记载:“至于元嘉(424453年)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ng上门闩),盖东西之极盛也。”此情景主要得益于()A. 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B.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D. 安定宽松的社会环境7.唐高
4、祖李渊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起初沿用隋代的“九部乐”,后来形成“贞观十部乐”,其中八部为少数民族或由国外传入的音乐,与“二部伎”(立、坐部伎)共同用于宫廷宴享、节庆典礼。据此可知() 外来文化在唐朝艺术中居主导地位唐朝音乐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上创新民族交融和中外交流促进文艺发展 唐乐兼具政治礼仪和观赏娱乐功能A. B. C. D. 8.唐代的杜佑评价两税法说:“建中新令,并入两税,恒额既立,加益莫由,浮浪悉收,规避无所。”据此可知,两税法()A. 加强了人身控制B. 简化了税收名目C. 缩小了征税范围D. 降低了赋税税额9.如图是宋代的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A. 实
5、现了富国强兵目的B. 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C. 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D. 触犯了官僚集体利益10.欧阳修是北宋政坛和文坛有影响力的士大夫。狄青是北宋名将,因屡立战功而威望日隆,升任枢密使。欧阳修屡次上书弹劾,指责“武臣掌机密而为军士所喜,自于事体不便,不计青之用心如何也”。该材料可用于研究北宋()A. 崇文抑武的传统B. 守内虚外的政策C. 中枢机构的演变D. 强干弱枝的策略11.金史记载:“世宗之立躬节俭,崇孝弟,信赏罚,重农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这表明金世宗()A. 用严刑峻法维护统治B. 以儒家思想治国理政C. 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D. 削弱了地方官员权力12.下图是元朝运河及海运航线图。观察此图可知,元朝水运的主要作用是() A. 沟通南北,便利南方财赋北运B. 巩固统治,利于中央政令传达C. 繁荣经济,满足海外贸易需求D. 开发边疆,促进江南经济发展13.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的劳动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这类情况在清朝继续发展。这一情况()A. 导致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 推动明清时期完成社会转型D. 表明当时重农抑商政策废除14.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