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三月联考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 8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祝考试顺利考试范围:高中全部高考内容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2、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第 15 小题。材料一:1700 多年前,客家先民从洛阳第一次南迁,开启了衣冠南渡【注】的历史序幕。中原汉民携儿带女,出大谷关、过长江、越武夷,一直向南、向南、向南金戈铁马,万里迁徙,播迁四海,五洲立业。1.3 亿多客家人,在世界上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客家文化。古都洛阳,一座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成为全球客家人寻根溯源的独特地标, 两层方坛之上的十七步台阶,寓意客家先民从这里出发已走过的 1700 多年历程。2024 年 10 月 24 日,在“客家祖根地”洛阳,世界客属第 33 届恳亲大会盛大启幕,向全球客家人敞开怀抱。从河洛到

3、他乡,望眼过去已讫千年,客家人的足迹遍布五洲。“北望中原怀故土,客居他乡不忘根。”客家乡亲对洛阳一直念兹在兹,将这里视为朝思暮想的根亲祖地,视为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的精神家园,视为客家精神薪火相传的原乡故土。他们选址筑楼,聚族而家,乡音无改。千百年来,81 个洛阳村、22 座洛阳桥、16 条洛阳河(江)、9 座洛阳山遍布天下,这些承载河洛遗风的衣食物用、烙有洛阳印记的山川风物,默默守望着客家人绵延不绝的乡愁。天下客家,根在河洛。2007 年,在“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西晋都城洛阳被确认为首次南迁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出发地。“客出大谷,根在河洛”已逐渐成为全球客家儿女的普遍共识

4、。众多留存的客家遗址遗迹,处处可见的客家文化,构成了客家族群身份和情感认同的纽带。(摘编自洛阳网根在河洛,客亲归乡!续写跨越千年的历史新章!)【注】衣冠南渡:古时士以上戴冠,衣冠连称指世族士绅。原指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中原士族相随南逃,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南迁。后逐渐演化为熟典,代指缙绅、士大夫等避乱南方并落地生根的事件。材料二:“宅兹中国”,出自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的铭文,铭文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洛阳)之事。而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河洛地区,是“中国”概念的最早发源地。黄河和洛河的交汇处郑州巩义,正是“河图洛书”的发源地。上古五帝时期和后来的

5、夏、商、周时期,中原黄河流域河洛地区,是华夏先民(古汉族) 的主要活动地带。洛阳位于我国西北、华北之间,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可谓“山河势胜帝王宅,寒暑气和天地中”“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一直到五代,先后有 13 个王朝建都洛阳。其在历史上,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家”。客家人的根,深植于河洛文化的发源地,深植于轩辕黄帝的诞生地。“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是古时河洛郎对故土河洛的思念。今天,依然有很多漂泊在他乡的河洛郎。他们像先人一样,依然念兹在兹根在河洛。客家人,是飘落他乡的“河洛郎”。客家人,是指原籍中原地区,世代以客家话为母语,主要因战争动乱而被

6、迫南迁的历代古汉人的南方后裔。客家人对于自己的语言,有着独特的情感。祖训中就强调:“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宁卖祖宗坑,不卖祖宗声。”这不仅是客家人对自己的文化有优越感的表现,更是客家人穿越千年,在精神上仍与故乡、先祖联系的文化密码。客家话,与古代洛阳官话渊源很深。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言。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周朝官话)。雅言,又以洛阳雅言为标准。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周朝的汉语标准官话“雅言”,其主要流行于中原地区。古代的雅言就是夏言。夏建都在洛阳,然后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所以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是在洛阳一带。可以说,古代的通用官话,是以古洛阳话为标准音的。其实,古汉语保留的最多最久的是客家话。客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