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考卷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卷 押题卷(七)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金考卷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卷 押题卷(七)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金考卷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卷 押题卷(七)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钱帛并行”是隋唐时期货币制度的一个特征。绢帛“当作流通手段发生机能”,成了“货币商品”,和铜钱同时流通。绢帛是唐朝与四周各民族交往的主要手段,还远销到中亚、西亚、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据此可知“钱帛兼行”的主要原因是A.唐代绢帛拥有广阔的市场B.唐代绢帛的制作世界领先C.两税法取代了租麻调制度D.民间囤积铜钱造成“钱荒”
7.明清之际的士人在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的时候是如此感知和行动的:“对正统观念较强的士大夫来说,他们认为当时的天下是乱哄哄的。”所以希冀恢复儒家的礼治来重建四民社会的秩序,并对抗当时亦十分流行的佛道礼义。江浙地区的士人们还编撰和刊行行为仪则的小册子,多以“戒”或“约”为名。由此可知明清社会A.商品经济繁荣D.佛道冲击儒学
10.下图为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曲线图》。导致图示变化的原因是()A.早期殖民扩张,白银流入西欧B.西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三角贸易导致黑奴涌人欧洲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食物交流
金考卷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卷 押题卷(七)历史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7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