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三模]太原市2023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三)&政治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太原三模]太原市2023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三)&政治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太原三模]太原市2023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三)&政治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8.下列关于京津冀地区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市通过大力开垦耕地可快速提高人均生态承载力B.河北省大力扩大建设用地可快速提高人均生态承载力C.天津市生态承载力主要由水域、耕地和建设用地提供D.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可能会降低河北省人均生态承载力
材料一海路升通后,西方人在丝绸贸易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旧有的丝路外,更新了若干新卖区在亚洲方向,葡萄牙人自1557年占领澳门后,便操纵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蚕丝贸易将近一个世纪;在美洲方向,西班牙殖民者扮演了重要角色。1565年,“圣巴布洛号”从宿务驶往墨西哥,标志历时250年之久的“太机船贸易”启航,此洲际贸易是以马尼拉为转运站,西连美洲、东接中国,并延伸及欧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国际商道。由于美洲和欧洲市场的需求,中国丝品脱颖而出,与美洲白银一并成为转运货物的最大宗,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演出了一幕丝绸流向世界,白银流向中国的货物对流的大剧,被学者称为“丝银之路”材料二纺织是最早实现全球化的制造业,除了中国棉业的兴起外,棉花的普及可谓世界性,既有南亚次大陆古老棉区的新发,又有加勒比海和北非棉区的崛起,再有美利坚“棉花王国”的诞生。18世纪初,英国的原棉进口量不足500吨,到1800年突破25000吨,再到1860年,超过50万吨,这就造成了棉丝地位的互换,棉花的份额居重,丝绸的地位下降。在前工业革命时代,因为经济的不发达和交通工具的低劣,能够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很少,而那些主打产品总能因此对贸易国发生重大影响如果说,主要供达官贵人享用的丝绸是古代国际贸易的产品,而供普通大众消費的茶叶和棉花则是近代国际贸易的产品。棉花对丝绸的易代,也因此具有了历史转型的标志意义和符号象征。——以上均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国际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分)
13.17世纪后期,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各地购买的商品主要是棉布、丝织品、棉纱、生丝。这一时期,印度布匹出口增长了5到6倍。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比贾普尔收购了由大约5万名手工业者所织造的优质棉布。英国对外贸易活跃A.促使商贸中心发生转移B.引发了西欧间殖民争夺C.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D.得益于世界市场的发展
[太原三模]太原市2023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三)&政治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9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