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重点中学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普通用卷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重点中学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普通用卷,以下展示关于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重点中学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普通用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1、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重点中学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登泰山记)这篇游记散文是写实,但经过了作者精心的艺术处理和加工。文章的艺术特色,很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作者紧紧围绕着“寒冬”来描绘,并且贯穿始终。开始时,自京都乘风雪,点出了“风雪”二字,接着便步步深化。登山时“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到达山顶时“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观日出
2、时“大风扬积雪击面”;游览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雪与人膝齐”。这些文字直接描写风雪,用来显示时令的特征,从艺术处理的角度看,这并不困难。精妙的是,作者借助于描写对象来显示寒冬的景象。例如日出前,山峰“白若樗蒱”,山本来是青色的,现在却白如樗蒱,当然是积雪覆盖所致,于是,严冬的特征被点染出来了。“绛皓驳色”,山峰蒙雪,当然是白的了,这样,时令的特征又被点染出来了。在文章中,不仅有时令特征,而且有地点特征。作者所写的树木、石头等,都很切合泰山的景物特征,至于泰山日出,就更有特点了,这是在别的地方所不能见到的。 其次,繁简得宜
3、,详略得当。出京都的一路风雪,一笔带过,然后,马上深入到文章的中心。观日出,是重点,因而笔重墨多,其余的,就稍作勾勒和点染;写泰山的树木、石头,用墨更少,两三字就交代完毕,只要说明清楚就行,没有枝蔓。作者既做到有繁有简,更做到繁中有简、详中有略。例如写日出的情景是详细的,但是,具体的每一句,又是简明的,只用几个字就描述了某一具体的形象。在繁复中求简略,又在简略中求生动,这是姚鼐散文的风格,也反映出桐城派这个文学流派的风格特征。 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登泰山记 材料二: 在现代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微认为宁可自己承担责任,也不能损害国家大计。当他刚到磁州,遇到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被押解入京,便立刻释放了他们,并上书呈报皇上。B.唐太宗认为治理天下要以百姓为先,不能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私欲,要端正自身;若骄奢淫逸,再加上一些不合事理的话,会人心涣散,怨言四起。C.魏微认为君主应该多方面听取和采纳臣下建议,不偏听偏信。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都因偏信被蒙蔽,以致天下发生动乱都不知道,太宗很赞赏他的话。D.魏徵认为守成更难,因为他认为君王取得天下之后,很容易骄傲放纵;太宗出现的骄奢淫逸的苗头,会使国家陷入危亡的境地。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9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