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十六次阶段性(收网)语文Word版含答案
《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十六次阶段性(收网)语文 Word版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十六次阶段性(收网)语文 Word版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柳州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十六次阶段性测试语 文 试 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阅读(70分)(一)阅读 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解读文明形态一定要着眼于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相统一。“文明形态”不管如何千差万别,总是不可能完全偏离社会形态的大框架,体现了历史发展过程的统一性;而“文明形态”的千姿百态,则是积淀在现实道路开拓中的文化传统的表现,体现了历史发展过程的丰富性。文化传统在“文明形态”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它构成民族的文化血脉,通过最深沉、持久的价值追求,成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源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历经五千多年而从未中断、发展至
2、今的文明,其最深厚的根源就在于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其次,它孕育了民族的文化基因,决定了文明传播和交流的基本方式。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滚雪球般的拓展中形成的,其最大特色在于这一文明的拓展过程主要靠非征战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交流交融。正如习近平所概括的:“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亲和交往,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正是中华文明强大生命力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当代价值的体现。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
3、传统一旦融入时代潮流,必然为当代人类文明走出困境作出开创性的贡献。社会形态决定了文明形态的生命力和前途。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是判断文明进步的基础”的观点没有过时。我们确定的文明古国,就是因为生产方式先进而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国家;我们讲近代以来我国落后了,就是因为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我们赶上工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历史潮流;我们认为当代人类文明发展遇到的种种挑战,从根本上说源于经济全球化的矛盾。无论从世界的还是一国的视角,能否顺应历史潮流都是文明进退乃至存亡的根本。社会形态也决定了文明形态的转型和基本走向。从根本上说,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两次飞跃,决定了人类文明的两次转型和飞跃:其一是借助资本的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