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 第 1 页/共 18页 2025 北京房山高一(下)期末 语 文 本试卷共 9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 5小题,共 1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题。材料一【注】一个选择了自己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单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

2、代人的完美、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大哲人、著名学者、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永恒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取材于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注】此文写于 1835 年秋天;当时,17 岁的马克思和他

3、的同学面临升学和就业。材料二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

4、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 第 2 页/共 18页 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

5、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 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 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 年),新莱茵报(18481849 年),纽约每日论坛报 (18521861 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

6、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取材于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材料三 1848 年,马克思和战友们创办新莱茵报,以报纸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同时将理论和工人运动的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1864 年,英、法、德、意四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召开大会,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的思想传递给共产国际中的工人们,引导工人们将这一思想运用到革命实践中,并与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为了追求真理,马克思每天利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借鉴世界各地的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的成果。由于刻苦的学习与不断的积累,马克思才写出影响后世的大作资本论。他追求著作的完美,无法忍受将未完成的作品公之于众,总是觉得著作的文字没能恰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写资本论前后历经 40 年之久的原因。这样严谨求实的态度造就了资本论的伟大。1849 年,他流落到伦敦;1866 年,他完成资本论第一卷。在这 18 年间,马克思饱受病痛的折磨,面临家庭的生存危机,还要从事艰巨的第一国际领导工作。纵然遭受多重磨难,但是马克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